方岳

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介绍

介绍

  方岳(1199--1262)字巨山,号秋崖,新安祁门(今属安徽)人。理宗绍定五年(1232)进士,曾为文学掌教,后任袁州太守,官至吏部侍郎。因忤权要史嵩之、丁大全,贾似道诸人,终生仕途失意。工于诗,多描写农村生活与田园风光,质朴自然。其词多抒发爱国忧时之情,风格清健。著有《秋崖集》四十卷,词集有《秋崖词》。方岳故居在城北何家坞,坞内原有君子亭、归来馆等建筑,山上有梅,池中有荷,风光迷人,因方岳见池中荷花茂盛,改名为荷嘉坞。


  方岳出身于一个世代耕读之家,七岁能赋诗,时人称为神童,南宋绍定五年(公元1232年)中进士。因他刚直不阿,不畏权贵,敢于斗争,多次遭到权奸贪吏的诬陷和打击,仕途坎坷。洪焱祖说他"诗文四六,不用古律,以意为之,语或天出"(《秋崖先生传》)。他议政论事的文章,流畅平易,且颇有见地。如《轮对第一□子》指斥当时"二三大臣远避嫌疑之时多,而经纶政事之时少,共济艰难之意浅,而计较利害之意深",被洪焱祖赞为深切之论。在淮南所作《与赵端明书》指责赵葵治军之失,真切直率。他也是南宋后期的骈文名家,所作表、奏、启、策,用典精切,文气纡徐畅达,为当时人所称道。

评价

评价

  洪焱祖说他“诗文四六,不用古律,以意为之,语或天出”(《秋崖先生传》)。南宋後期,他的诗名很大,差不多比得上刘克庄。看来他本来从江西派入手,後来很受杨万里、范成大的影响。他有把典故成语组织为新巧对偶的习惯,例如元明以来戏曲和小说里常见的“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这一联,就是他的诗《别子才司令》。(钱钟书《宋诗选注》)

文学风格

  他议政论事的文章,流畅平易,且颇有见地。如《轮对第一□子》指斥当时“二三大臣远避嫌疑之时多,而经纶政事之时少,共济艰难之意浅,而计较利害之意深”,被洪焱祖赞为深切之论。在淮南所作《与赵端明书》指责赵葵治军之失,真切直率。他也是南宋后期的骈文名家,所作表、奏、启、策,用典精切,文气纡徐畅达,为当时人所称道。


  方岳的诗多反映他罢职乡居时的心情和感慨,如在《感怀》诗中写道:“宦情已矣随流去,老色苍然上面来。已惯山居无历日,不知人世有公台。”由此可见其心境之一斑。他曾在《次韵别元可》诗中说过,“书不厌频读,诗须放淡吟”,他的诗也以疏朗淡远见长。所以清吴焯评其诗“不失温厚和平之旨,力矫江西派艰涩一路,学者当知之”(《绣谷亭薰习录·集部》“秋崖小稿”条)。不过他也有不少诗作“工于琢镂”(陈□《宋十五家诗选》),尤其注意对仗的流丽熨贴、新颖工巧。如《山中》:“白练带随红练带,木夫容并水夫容。宁消几两生前屐,忽忆当年饭后钟”;《感怀》:“敲月不知僧某甲,锄烟赖有老畦丁”等。


  方岳的词作属辛弃疾派。善用长调抒写国仇家恨。如《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喜迁莺·和余义夫行边闻捷》:“君莫道,怎乾坤许大,英雄能少。谈笑。鸣镝处,生缚胡雏,烽火传音耗”等。词集中还有不少寿人与自寿之词,往往能于祝寿或自励之中抒发爱国情怀。他的词风慨慷悲壮,豪气不减辛弃疾与刘过,散文化及用经史语入词的倾向也与辛、刘相近。王鹏运《四印斋所刻词》说他的词不在叶梦得、刘克庄之下,亦是比较中肯的评价。


  所著《秋崖先生小稿》,明嘉靖本为83卷。其中文45卷,诗38卷(包括词4卷),四库馆臣因其分卷太小,改编为40卷。

作者《方岳》的诗文
赏析

九日寄汪澄甫

方岳方岳 〔宋代〕

山雨欲雨不敢雨,停杯待与黄花语。
东篱人去几何年,坐想寒香足凄楚,
秋崖早赋归去来,亦无茅屋荒苍苔。
渊明不入督邮眼,世俗宁有吾曹哉。
绿尊索共红裙饮,却恐黄花不渠肯。
白衣未至酒瓶乾,此意悠然要人领。
赏析

梦方饮药或告之曰攻伐太过斯伤天和觉而识之

方岳方岳 〔宋代〕

过恭为足恭,过敬为缪敬。
礼犹不可过,况以毒攻病。
甚毒伤冲和,一快丧躯命。
万事有厥中,毋使血气横。
子承不徐徐,亦或见自性。
忽轻梦中语,克念可以圣。
赏析

七夕

方岳方岳 〔宋代〕

明河此夕会双星,滓秽圆清太不经。
牛岂其然耕觳觫,女何为者嫁娉婷。
閒中但觉人间巧,老去谁邀帝子灵。
千古文章柳州事,解将蹇拙说惺惺。
赏析

留别

方岳方岳 〔宋代〕

唤得篷船载幅巾,岛烟画出渭城春。
匆匆笑语情何限,草草杯盘意甚真。
经岁别家千里梦,浮生寄我一鸥身。
舟人报道潮平早,举白浮君莫厌频。
赏析

木犀

方岳方岳 〔宋代〕

叶叶寒清粟粟黄,何年月斧落吴刚。
秋风误到人间世,幽壑难藏天上香。
渺立尘氛群玉府,独餐沆瀣碧云乡。
生来不并凡红紫,合在蟾蜍蚬滴旁。
赏析

立春

方岳方岳 〔宋代〕

适禁乐令春哑,先办秋治社聋。
银胜鬓毛班白,琼丝菜缕青红。
赏析

解榻

方岳方岳 〔宋代〕

解榻留云宿,山居事事幽。
长贫吾道在,多病此生浮。
野色连溪暝,虫声满院秋。
那知一丁守,蚤白十年头。
赏析

梦过湖

方岳方岳 〔宋代〕

万柄风荷秋渺然,百钱又买过湖船。
菰蒲鸥鹭浑相识,惊怪人间已十年。
赏析

南窗偶书

方岳方岳 〔宋代〕

西风忽凄厉,皎月流素光。
客从何方来,兰佩芙蓉裳。
挥琴发哀弹,夜寂山苍苍。
可人者麹生,挽我无何乡。
醉中眇万物,拄颊歌沧浪。
赏析

秋江引

方岳方岳 〔宋代〕

水天一色磨古铜,落日欲没芦花风。
双飞野鸭忽惊起,渔歌渐远秋江空。
烟波渺渺无终极,中有江南未归客。
短篷夜泊洲渚寒,孤雁横江声正急。
© 2023 古诗词鉴赏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