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黻

谢黻

建宁人,字彦章。谢诇子。哲宗绍圣元年进士。提举河北常平。蔡京当政,改铸当十大钱,黻奏言实诱民为奸利,主不可,为京所忌,连遭贬谪。后通制潭州,除吏部郎中,又因不附和权贵出,判兴化军。以亲老归。卒年八十四。

赵良埈

赵良埈

翁教授,失其名,丹山(今四川资阳东)人。理宗景定四年(一二六三)为建昌府教授(明《永乐大典》卷一二○七二引《建昌府旴江前志》)。

赵伯琳

赵伯琳

赵伯琳,太祖七世孙(《宋史》卷二一八《宗室世系四》)。

谢慧卿

谢慧卿

谢慧卿,巴县(今重庆)人。有《闰馀集》,已佚(清康熙《四川总志》卷三六)。

赵彦橚

赵彦橚

赵彦橚(一一四八~一二一八),字文长,严州建德(今浙江建德东北)人。宋宗室。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宋史》本传作二年),调乐清尉,迁福建路运干。宁宗庆元初知晋陵县。召监登闻检院。以不附韩侂胄,嘉泰三年(一二○三)出知汀州。历广西提刑,湖广总领。嘉定十年(一二一七)知平江府。次年,卒于官,年七十一。事见《水心文集》卷二三《知平江府赵公墓志铭》,《宋史》卷二四七有传。

谢卿材

谢卿材

谢卿材,字仲适,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金石萃编》卷一三八)。曾知抚州临川县,王安石举于朝(《临川集》卷四○《举谢卿材充升擢任使状》)。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为比部员外郎(《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之四)。八年,权提点河东刑狱(《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一)。元丰七年(一○八四),知福州(《淳熙三山志》卷二二)。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至八年,历福建等路转运使,江淮荆浙等路发运使(同上书卷三七四以下各卷)。

赵惟和

赵惟和

( 978—1013)宗室,字子礼。赵惟吉弟。太宗端拱元年,授右武卫将军。真宗大中祥符四年,累迁右千牛卫大将军。好学,为诗颇清丽,优游典籍,以礼法自居,为宗室所推重。

赵伯泌

赵伯泌

赵伯泌,太祖七世孙(《宋史·宗室世系表》五)。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历朝上虞诗选》卷三)。

赵公廙

赵公廙

赵公廙,字忍庵(《宋诗纪事补遗》卷九三),孝宗淳熙九年(一一八二)为屯田员外郎(《宋史·职官志》三)。

赵师训

赵师训

赵师训,一作师诎,字从道,太祖八世孙。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孝宗乾道九年(一一七三)除秘书郎,迁起居舍人兼侍读,权兵部侍郎。淳熙元年(一一七四),除敷文阁待制。事见《南宋馆阁录》卷七、《宋中兴东宫官寮题名》。

赵师民

赵师民

青州临淄人,字周翰。登进士第。仁宗时历国子监直讲、宗正寺主簿、崇政殿说书、宗正丞等职。时赵元昊反宋,师民上书陈十五事。累请补郡,除龙图阁直学士、知耀州。三迁刑部郎中,复领宗正。为人淳静刚敏,举止凝重,学问精博,志尚清远。卒年六十九。有文集。

赵彦彬

赵彦彬

赵彦彬,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宁宗开禧元年(一二○五)进士(清康熙《鄞县志》卷一○)。嘉定间知贵溪县、信州(明嘉靖《广信府志》卷七、八)。

赵伯光

赵伯光

赵伯光,太祖七世孙(《宋史》卷二一五《宗室世系一》)。尝知象州(《舆地纪胜》卷一○五)。

赵崇璠

赵崇璠

赵崇璠,号官山,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汝普子。理宗宝祐六年(一二五八)特奏名,曾为福建将领。事见《历朝上虞诗集》卷三。

谢忱

谢忱

谢忱,夏阳(今陕西合阳东南)人。程师孟从表侄,神宗元丰间有送程师孟诗(《续会稽掇英集》卷五)。

谢慥

谢慥

谢慥,富阳(今属浙江)人。景温子(《宋史》卷二九五《谢绛传》)。神宗熙宁十年(一○七七)为太庙斋郎(《续会稽掇英集》卷五)。高宗绍兴初,官将仕郎(《宋会要辑稿》崇儒六之一五)。

谢中

谢中

谢中,字无疑,尝为福州学正,(《桐江续集》卷二六)。

赵时儋

赵时儋

赵时儋,号竹所(《宋诗纪事》卷八五)。理宗景定知宁都县(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七)

郑鼎夫

郑鼎夫

郑鼎夫,号春谷,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东瓯诗存》卷四)。今录诗二首。

钟炤之

钟炤之

饶州乐平人,字彦昭。高宗绍兴三十年进士。为善化尉,迁宿松令,调知潭州,所至甚为士民敬爱。尝受教于张栻。长于词赋。有文集。

© 2023 古诗词鉴赏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