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睿思

陈睿思

字匡九,江南长洲人。康熙壬午举人。○予前结葑南诗课,招匡九人,每诗成,众人屈服,谓文庄公有后。兹选中《三朝要典》、《丁将军故剑》二篇,皆课题也。才命相妨,中道徂谢,士林咸为惋惜。

陈树蓍

陈树蓍

陈树蓍,字学田,湘潭人。荫生,历官鸿胪寺卿。

陈汝咸

陈汝咸

陈汝咸(1658—1716)字莘学,号心斋,浙江鄞县人,清朝官吏。康熙三十年(1691年)进士,改翰林庶吉士,官至大理寺少卿。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陈汝咸出任漳浦知县,1708年任南靖县知县。1709年提升刑部主事。1713年,擢用通政司参议、晋为大理寺少卿。

陈尚恂

陈尚恂

陈尚恂,台湾县人,生员。清道光年间(1821~1850)人士,工古诗文,为台湾道徐宗干所赏识。

陈圣彪

陈圣彪

陈圣彪,字虎文。台湾人。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副贡,善文工诗。

陈士规

陈士规

陈士规,字景之,号鹤洲,广东海阳人。有《咽珠堂集》。

陈琴溪

陈琴溪

陈勤,字辛农,一字拙存,甘泉人。符大受室。有《茹檗閒房诗存》。

陈人英

陈人英

陈人英(1860~1926),字达,小名益智。清咸丰十年(1860)生于台南官佃庄(今台南县官田乡)。其先祖随郑成功来台,开垦台南赤山地区,累世均为官佃。陈氏曾入台南举人蔡国琳门下,光绪初年补嘉义县学弟子员,后为廪生。改隶后,于明治三十一年(1898)授佩绅章,明治三十四年(1901)任?豆辨务署参事,其后又担任盐水港参事、台南厅官佃厅参事等职。其诗作不多,今仅存二首。

陈汝缵

陈汝缵

陈汝缵,应为台湾县人。童生。清乾隆年间(1736~1795)人士。

陈瑞琳

陈瑞琳

陈瑞琳,字仲久,号九香。罗田人,诸生。官河南府经历。有《食古砚斋诗集》。

陈瑞球

陈瑞球

陈瑞球,字宝虞,号韵石,罗田人。嘉庆己巳进士,改庶吉士,官内阁中书。有《玉屏草堂诗集》。

陈睿声

陈睿声

陈睿声,字朝喈,无锡人。康熙时诸生。有《含誉堂集》。为诗多楚调。与严绳孙邻。常与严论诗。少为贵公子豪宕自喜。中年佗傺失志,其无聊不平之气一寓于诗。

陈名慎

陈名慎

字默之,附贡生,英使馆随员,江西候补知县。

陈奇芳

陈奇芳

字兰佩,江南吴县人。举人时敷五室。

陈谋道

陈谋道

清浙江嘉善人,字心微。诸生。工诗,尤擅填词,王士禛选其词入《倚声集》,盛称其“数枝红杏斜”等句,一时人称“红杏秀才”。有《百尺楼稿》。

陈昌齐

陈昌齐

陈昌齐(1743-1820)广东雷州人。字宾臣,号观楼,又署“瞰荔居士”。公元1743年生于广东省雷州府海康县(今属湛江市雷州市调风镇南田村)。为清代乾嘉年间考古、语言、文学的大师,又是精通天文、历算、医学、地理的近代著名科学家。

陈继昌

陈继昌

陈继昌桂林临桂人。原名守睿,字哲臣,号莲史。生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卒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由于陈继昌抱病应殿试而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声名大振。察考又得第一,故又有“三元及第”之称。他是中国科举史最后一位“三元”状元。

陈伦

陈伦

字逊其,江南无锡人。诸生。

陈懋烈

陈懋烈

陈懋烈,号芍亭,清湖北蕲州人。同治元年(1861)担任台湾知府,次年任按察使衔分巡台湾兵备道。为人有识见担当,西方势力渐入侵之际,议呈樟脑事业归官办。樟脑专卖制度的建立,使英商利益受损,最遂以武力迫使清廷就范,签订《外商采购樟脑章程》,樟脑事业又操控于外商之手。

陈矩

陈矩

陈矩,字衡山,贵阳人。官四川知县。有《灵峰草堂集》。

© 2023 古诗词鉴赏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