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

袁中道袁中道 〔明代〕

湾环穷野径,忽到水中央。
唼雨鱼儿集,梢波燕子忙。
马来沙耀雪,人坐草粘香。
为爱溪流急,移尊向石梁。

麻城道中二首

袁中道袁中道 〔明代〕

天雨乍霁云乍折,马首诸山齐献碧。
崒峍突兀何处峰,淡鸦鲜妍可怜色。
长途遥遥无止息,北风夜起转愁绝。
马铃当当送残日,乌鸦千点古坟侧。
我有新愁写不得,山骨鳞鳞忽起脊,中间尺余马蹄迹。
只道山石碎马啼,谁知马啼能穿石。
莫言此石太辛苦,南山石阅北邙土。
石深一寸土无数,马上儿郎方笑语。

感怀诗五首

袁中道袁中道 〔明代〕

凤神缘戢羽,麝走为遗香。
如何英灵士,耿耿露寒芒。
激芃多大韵,抟黍见颠狂。
世路虽险巇,藏身亦乖方。
山北与山南,白石可为粮。
流连尘网中,哀哉罹祸殃。
回首伍松乔,谭易析毫茫。
惟有聪明泉,流水常汤汤。
发言潜宝契,一室开蒙庄。
书存人已往,抚卷有余伤。

舟次宿迁闻辽左信送眷属南归示儿子祈年二首 其一

袁中道袁中道 〔明代〕

北风吹水撼孤城,送子南归百感生。白首登朝逢祸乱,黑头失意过清平。

尔冲涛浪还湘浦,我逐干戈走帝京。千古袁家称大族,祇缘历代有忠贞。

赏析 注释 译文

楮亭记

袁中道袁中道 〔明代〕

  金粟园后,有莲池二十余亩,临水有园,楮树丛生焉。予欲置一亭纳凉,或劝予:“此不材木也,宜伐之,而种松柏。”予曰:“松柏成阴最迟,予安能待。”或曰:“种桃李。”予曰:“桃李成荫,亦须四五年,道人之迹如游云。安可枳之一处?予期目前可作庇阴者耳。楮虽不材,不同商丘之木,嗅之狂醒三日不已者,盖亦界于材与不材之间者也。以为材,则不中梁栋枅栌之用;以为不材,则皮可为纸,子可为药,可以染绘,可以颒面,其用亦甚夥。昔子瞻作《宥老楮诗》,盖亦有取于此。”

  今年夏,酷暑,前堂如炙,至此地则水风泠泠袭人,而楮叶皆如掌大,其阴甚浓,遮樾一台。植竹为亭,盖以箬,即曦色不至,并可避雨。日西,骄阳隐蔽层林,啼鸟沸叶中,沉沉有若深山。数日以来,此树遂如饮食衣服,不可暂废,深有当于予心。自念设有他树,犹当改植此,而况已森森如是,岂惟宥之哉?且将九锡之矣,遂取之以名吾亭。

感怀诗五首 其二

袁中道袁中道 〔明代〕

轻帆止江涯,家山在烟雾。振衣入郭门,城池已非故。

朱门涌清波,长堤亘衢路。手携门前柳,亏蔽成高树。

道逢小儿子,长揖向阿父。入门眷属惊,猛犬狺狺怒。

昔时携手人,大半先朝露。感旧有余悲,叹逝伤情愫。

感怀诗五首 其一

袁中道袁中道 〔明代〕

步出居庸关,水石响笙竽。北风震土木,吹石走路衢。

蹀躞上谷马,调笑云中姝。囊中何所有,亲笔注《阴符》。

马上何所有,腰带五石弧。雁门太守贤,琵琶为客娱。

大醉斫案起,一笑捋其须。振衣恒山顶,拭眼望匈奴。

惟见沙浩浩,群山向海趋。夜过虎风口,马踏万松株。

我有安边策,谭笑靖封狐。上书金商门,傍人笑我迂。

郢中游春曲二首 其一

袁中道袁中道 〔明代〕

总以堂堂去,何容缓缓归。隔溪莺对语,掠水燕双飞。

野草香沾屐,修篁翠湿衣。山花一树好,游女采来稀。

注释 译文

西山十记·记一

袁中道袁中道 〔明代〕

出西直门,过高梁桥,杨柳夹道,带以清溪,流水澄澈,洞见沙石,蕴藻萦蔓,鬣走带牵。小鱼尾游,翕忽跳达。亘流背林,禅刹相接。绿叶秾郁,下覆朱户,寂静无人,鸟鸣花落。过响水闸,听水声汩汩。至龙潭堤,树益茂,水益阔,是为西湖也。每至盛夏之月,芙蓉十里如锦,香风芬馥,士女骈阗,临流泛觞,最为胜处矣。憩青龙桥,桥侧数武,有寺依山傍岩,古柏阴森,石路千级。山腰有阁,翼以千峰,萦抱屏立,积岚沉雾。前开一镜,堤柳溪流,杂以畦畛,丛翠之中,隐见村落。降临水行,至功德寺,宽博有野致。前绕清流,有危桥可坐。寺僧多业农事,日已西,见道人执畚者插者带笠者野歌而归。有老僧持杖散步塍间,水田浩白,群蛙偕鸣。噫!此田家之乐也,予不见此者三年矣。
注释 译文

西山十记·记四

袁中道袁中道 〔明代〕

从香山俯石磴行柳路,不里许,碧云在焉。刹后有泉,从山根石罅中出,喷吐冰雪,幽韵涵澹。有老树,中空火出,导泉于寺,周于廓下,激聒石渠,下见文砾金沙。引入殿前为池,界以石梁,下深丈许,了若径寸。朱鱼万尾,匝池红酣,烁人目睛,日射清流,写影潭底,清慧可怜。或投饼于左,群赴于左,右亦如之,咀呷有声。然其跳达刺泼,游戏水上者,皆数寸鱼,其长尺许者,潜泳潭下,见食不赴,安闲宁寂,毋乃静燥关其老少耶?
注释 译文

西山十记·记二

袁中道袁中道 〔明代〕

  功德寺循河而行,至玉泉山麓,临水有亭。山根中时出清泉,激喷巉石中,悄然如语。至裂帛泉,水仰射,沸冰结雪,汇於池中。见石子鳞鳞,朱碧磊珂,如金沙布地,七宝妆施。荡漾不停,闪烁晃耀。注於河,河水深碧泓,澄激迅疾,潜鳞了然,荇发可数。两岸垂柳,带拂清波,石梁如雪,雁齿相次。间以独木为桥,跨之濯足,沁凉入骨。折而南,为华严寺。有洞可容千人,有石床可坐。又有大士洞,石理诘曲。突兀奋怒,皱云驳雾,较华严洞更觉险怪。后有窦,深不可测。其上为望湖亭,见西湖,明如半月,又如积雪未消。柳堤一带,不知里数,袅袅濯濯,封天蔽日。而溪壑间民方田作,大田浩浩,小田晶晶,鸟声百啭,杂华在树,宛若江南三月时矣。

  循溪行,至山将穷处,有庵。高柳覆门,流水清澈。跨水有亭,修饬而无俗气。山余出石,肌理深碧。不数步,见水源,即御河发源处也。水从此隐矣。

咏怀四首

袁中道袁中道 〔明代〕

世道交相丧,忠义递代出。
累累矜名子,祸来空叹息。
事机多倚伏,藏身亦何拙。
人皆种香兰,我独种荆棘。
香兰有人锄,荆棘老道侧。

咏怀四首 其二

袁中道袁中道 〔明代〕

陇山有佳木,采之以为船。隆隆若浮屋,轩窗开两偏。

粉壁团扇洁,绣柱水龙蟠。中设棐木几,书史列其间。

茶铛与酒臼,一一皆精妍。歌童四五人,鼓吹一部全。

囊中何所有,丝串十万钱。已饶清美酒,更办四时鲜。

携我同心友,发自沙市边。遇山蹑芳屐,逢花开绮筵。

广陵玩琼花,中泠吸清泉。洞庭七十二,处处尽追攀。

兴尽方移去,否则复留连。无日不欢宴,如此卒余年。

咏怀四首 其一

袁中道袁中道 〔明代〕

大堤有垂杨,郁郁垂新绿。北风一以至,苍然换故木。

四时递推迁,时光亦何速。人生贵适意,胡乃自局促。

欢娱极欢娱,声色穷情欲。寂寞寄寂寞,被发入空谷。

胡为逐红尘,泛泛复碌碌。

咏怀四首

袁中道袁中道 〔明代〕

大堤有垂杨,郁郁垂新绿。
北风一以至,苍然换故木。
四时递推迁,时光亦何速。
人生贵适意,胡乃自局促。
欢娱极欢娱,声色穷情欲。
寂寞寄寂寞,被发入空谷。
胡为逐红尘,泛泛复碌碌。¤

咏怀四首 其三

袁中道袁中道 〔明代〕

大运无终尽,细柳不常灼。金樽盛美酒,郁郁胡不乐。

以手摸头颅,隆隆一具骨。暂时属我身,谁知非我物。

转盼忽如电,微躯戢一木。乌鸦鸣其上,青蛙叫其足。

白蚁如白粲,行行相蚀驳。

别顾太史开雍时册封周藩取道回吴

袁中道袁中道 〔明代〕

细雨沾长道,垂条湿去旌。
时平天使贵,官泠客装轻。
泛月来沙海,踏花渡柳城。
风尘还着眼,亦自有侯嬴。

长安道上醉归

袁中道袁中道 〔明代〕

天街十里雾濛濛,醉后依稀似梦中。
栖树寒鸦一背月,恋槽归马四蹄风。
棕榈暗暗藏禅寺,铃柝沉沉护汉宫。
讯罢驺人无一事,流星如火耀晴空。

病余偶成

袁中道袁中道 〔明代〕

身入膻途已二年,铜乌蓄口罢谈禅。
浮名应作高官障,多病翻成静者缘。
风过蔬畦交薤字,雨清石径盛苔钱。
昨宵忽作家园梦,笑上车湖旧钓船。
注释 译文

听雨堂记

袁中道袁中道 〔明代〕

  乙未,中郎令吴,念兄弟三人或仕或隐,散于四方,乃取子瞻怀子由之意,扁其退居之堂曰“听雨”。十月,予往吴省之,见而叹曰:“吾观子瞻居宦途四十余年,即颠沛流离之际,室家妻子潇然不在念,而独不能一刻忘情于子由,夜床风雨之感无日无之,乃竟不得与子由相聚也。”  

  嗟乎!宋自仁宗以后,皆非治朝也。子瞻之肮脏好尽,子由之狷介寡合,皆山林之骨,非希世取功名之人也。古之君子,有一人知之,则可以隐。夫孰有子瞻与子由两相知者?以两相知之兄弟,而偕隐于山林,讲究性命之理,弹琴乐道,而著书瑞草、何村之间,恐亦不大寂寞也;而乃违性乖质,以战于功名之途,卒为世所忌,几至于死。彼黄州之行已矣,元祜初,既得放归阳羡,当此时,富贵功名之味,亦既尝之矣;世路风波之苦,亦既历之矣;己之为人,足以招尤而取忌,亦大可见矣,肱已九折矣。或招子由至常,或移家至许,或相携而归,使不得遂其乐于中年者,庶几得遂于晚岁,亦奚不可。胡为乎招即来,麾即去,八年荣华,所得几何?而飘零桄榔之下,寂寞蜒岛之中,濒海相逢,遂不得与子由再见,此吾之所不晓于子瞻者也。夫人责自照。陶潜之可仕而不物,以其性刚耳。子瞻渡海以后,乃欲学陶,夫不学之于少,而学之于老,是贼去而弯弓也。  

  今吾兄弟三人,相爱不啻子瞻之于子由。子瞻无兄,子由无弟,其乐尚减于吾辈。然吾命薄,或可以免于功名。独吾观两兄道根深,世缘浅,终亦非功名之品。而中郎内宽而外激,心和而迹孤,尤与山林相宜。今来令吴中,令简政清,了不见其繁,而其中常若有不自得之意。岂有鉴于子瞻之覆辙,彼所欲老而学之者,中郎欲少而学之乎?如是则听雨之乐,不待老而可遂也,请归以俟。

形式
© 2023 古诗词鉴赏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