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如筠〔唐代〕
译文陇山底我们哀叹长相别,伤心流泪竟沾湿了衣襟。在分别的地方哪里还能说什么,那就是一场生离死别啊!
注释流襟:泪流沾湿衣襟。形容极度悲哀。幽咽:谓声音低沉、轻微。此处形容哭泣声。
参考资料:
▲
展开阅读全文 ∨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沈如筠
沈如筠,唐诗人。润州句容人。约生活于武后至玄宗开元时,善诗能文,又著有志怪小说。曾任横阳主簿。与著名道士司马承祯友善,有《寄天台司马道士》诗。
渔父
屈原 〔先秦〕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仙吕】一半儿
王和卿 〔元代〕
题情鸦翎般水鬓似刀裁,水颗颗芙蓉花额儿窄,待不梳妆怕娘左猜。不免插金钗,一半儿鬅松一半儿歪。书来和泪怕开缄,又不归来空再三,这样病儿谁惯耽?越恁瘦岩岩,一半儿增添一半儿减。将来书信手拈着,灯下姿姿观觑了,两三行字真带草。提起来越心焦,一半儿丝撏一半儿烧!别来宽褪缕金衣,粉悴烟憔减玉肌,泪点儿只除衫袖知。盼佳期,一半儿才干一半儿湿。
蝶恋花 寿山人湛然李生
段克己 〔金朝〕
鹧鸪天·上元启醮
张孝祥 〔宋代〕
临江仙·丝雨如尘云著水
纳兰性德 〔清代〕
八声甘州(东阳岩)
曾原郕 〔唐代〕
菩萨蛮(侄寿伯)
王绍 〔唐代〕
水调歌头(游银山寺和壁间张安国作)
王质 〔唐代〕
青玉案(采莲女)
陈允平 〔宋代〕
踏莎行
张抡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