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鏊〔明代〕
黄发归来共理田,食贫终不羡逢年。泮宫灯火怜相并,李合科名愧独先。
红药花翻分陜路,白鸥沙占太湖边。年来南极当吴分,莫怪乡人拟二仙。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一斛珠
李煜 〔五代〕
晚妆初过,沈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
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夸父逐日
佚名 〔先秦〕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折桂令·雨窗寄刘梦鸾赴宴以侑尊云
乔吉 〔元代〕
临江仙·佳人
李石 〔宋代〕
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刘著 〔宋代〕
点绛唇·饯春
王鹏运 〔清代〕
抛尽榆钱,依然难买春光驻。依春无语,肠断春归路。春去能来,人去能来否?长亭暮,乱山无数。只有鹃声苦。
水调歌头(饶风岭上见梅)
王质 〔唐代〕
阮郎归
刘镇 〔宋代〕
点绛唇(双柑扇)
姚述尧 〔宋代〕
水调歌头(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