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燮〔魏晋〕
美人脉脉临风倚,阑干夕阳如诉。叶病成红,花啼有泪,总是者般凄楚。
谁教延伫。但蹙损双蛾,蕴愁难吐。湿透罗巾,抱琴背立甚情绪。
伤心料他无数。道沧桑影事,侬能记取。故国残灰,芜城宿草,旧梦重重尔许。
知音未遇。便弹向空山,寂无人处。死尽南风,一声声更苦。
高燮
高燮,字季和,高允、高推弟,勃海蓚人也,有文才。太武每诏征,辞疾不应,恒笑高允屈折久官,栖泊京邑,常从容于家。州辟主簿,卒。孙市宾,永熙中,开府从事中郎。
商山路有感
白居易 〔唐代〕
忆昨徵还日,三人归路同。此生都是梦,前事旋成空。
杓直泉埋玉,虞平烛过风。唯残乐天在,头白向江东。
水仙子·嘲楚仪
乔吉 〔元代〕
寿阳曲·江天暮雪
马致远 〔元代〕
鹧鸪天·花界倾颓事已迁
耶律楚材 〔元代〕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毛泽东 〔近现代〕
念奴娇·凤凰山下
张红桥 〔明代〕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纳兰性德 〔清代〕
少年游·离多最是
晏几道 〔宋代〕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宋代〕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声声慢(寿六十一)
彭子翔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