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双树经行处,空怀结净因。松声禅榻夜,苔色影堂春。
如意闲孤月,袈裟积暗尘。空门了生灭,尘世独沾巾。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更漏子·春夜阑
牛峤 〔唐代〕
明月棹孤舟(木樨)
黄公绍 〔唐代〕
渔家傲
陈允平 〔宋代〕
蝶恋花
石孝友 〔宋代〕
燕归梁
忆王孙
程垓 〔宋代〕
南歌子(早春)
雨中花令(初夏远思)
赵长卿 〔宋代〕
朝中措(和)
减字木兰花(冬日饮别赵德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