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空林微月出,花下一琴横。忽听宫商调,而多山水情。
云边孤雁断,秋外百泉鸣。坐久长河没,犹馀灵籁声。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行香子·云岫如簪
辛弃疾 〔宋代〕
杂曲歌辞 其一 小曲新词
白居易 〔唐代〕
霁色鲜宫殿,秋声脆管弦。圣明千岁乐,岁岁似今年。
浣溪沙·湖上西风急暮蝉
晏殊 〔宋代〕
婆罗门引·春尽夜
夏完淳 〔明代〕
满庭芳(荷花)
赵长卿 〔宋代〕
水龙吟·送焦和之赴西夏行省
王恽 〔元代〕
玉楼春
陈允平 〔宋代〕
清平乐(送同舍周智隆)
石孝友 〔宋代〕
玉楼春(戊寅重阳,病中不饮,惟煎小云团一杯,荐以菊花)
毛滂 〔宋代〕
清平乐(秋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