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几年分教向长沙,此日摛文在帝家。清禁日斜还视草,白门朝退暂看花。
玉壶载酒多同醉,青鬓流年想未华。近得故人天上别,感君传语问烟霞。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过汪氏别业其二
李白 〔唐代〕
晋献文子成室
佚名 〔先秦〕
老饕赋
苏轼 〔宋代〕
【中吕】迎仙客_湖上镜出匣
张可久 〔元代〕
【越调】小桃红_淮安道中一
【双调】新水令_辞官急流中
张养浩 〔元代〕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宋代〕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 同:无)
蓦山溪(杨花)
毛滂 〔宋代〕
小重山(残春)
赵长卿 〔宋代〕
醉落魄(初夜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