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忆君时复强登楼,云树苍茫怅别愁。两地情多孤夜月,十年官冷旧沧洲。
鹤林山色当杯绿,鲛室潮声到县秋。早晚香名应更达,泮池何事久淹留。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摸鱼儿 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
辛弃疾 〔宋代〕
寄生草·间别
查德卿 〔元代〕
【越调】小桃红 花篮区髻
徐再思 〔元代〕
喜春来·携将玉友寻花寨
元好问 〔元代〕
山花子·银字笙寒调正长
和凝 〔五代〕
浣溪沙·初夏
叶小鸾 〔明代〕
渔家傲·灰暖香融销永昼
周邦彦 〔宋代〕
沁园春(题西宗云山楼)
刘镇 〔宋代〕
水调歌头(登衢州双石堂呈孙八太守公素)
毛滂 〔宋代〕
满庭芳(为赵西外寿)
张元干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