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黄鹤山前黄鹤楼,楼前江水古今流。英雄寂寞馀芳草,鹦鹉凄凉但远洲。
汉口月明鸿影度,武昌云断笛声秋。行人更莫频登览,铜辇时逢帝子游。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中吕】喜春来_遣兴春云鬟
曾瑞 〔元代〕
【大石调】青杏子_骋怀花月酒
【双调】雁儿落兼清江引
张养浩 〔元代〕
【双调】庆宣和
凭栏人
乔吉 〔元代〕
满宫花·月沉沉
尹鹗 〔五代〕
菩萨蛮·青岩碧洞经朝雨
孙光宪 〔五代〕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宋代〕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行香子·述怀
苏轼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