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避暑林扉兴不穷,仙家遥借翠微峰。云间鸡犬稀人迹,石上莓苔见鹤踪。
冰簟更寻花处月,角巾闲挂鸟边松。自从心境清凉后,却笑尘中万事慵。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双调】湘妃怨_集句几年无
薛昂夫 〔元代〕
水龙吟·翠鳌涌出沧溟
施岳 〔宋代〕
念奴娇·春雪咏兰
陈子龙 〔明代〕
长相思·以书寄西泠诸友即题其后
吴锡麒 〔清代〕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纳兰性德 〔清代〕
绿头鸭(七夕)
辛弃疾 〔宋代〕
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
百岁令(寿丁大监)
朱涣 〔唐代〕
西江月(用荼_酿酒饮尽,因成此,谩呈继韩王炎)
王炎 〔宋代〕
减字木兰花
张抡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