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明代〕
东山常八月,夜夜雁归声。何至江州听,方多菊露清。
倚檐长送尔,远道总关情。不问都门过,知无系帛轻。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双调】寿阳曲_答卢疏斋山
珠帘秀 〔元代〕
【中吕】普天乐_重过西湖面
张可久 〔元代〕
【双调】卖花声_雪儿娇小歌
徐再思 〔元代〕
摸鱼儿·东皋寓居
晁补之 〔宋代〕
浣溪沙·花渐凋疏不耐风
孙光宪 〔五代〕
后庭花·景阳钟动宫莺转
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韦庄 〔唐代〕
谒金门·双喜鹊
王庭筠 〔元代〕
淡黄柳·咏柳
纳兰性德 〔清代〕
采桑子·谢家庭院残更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