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明代〕
晨烟万突杂郊氛,遥逐肩舆阅一军。云薄寒城旌外涌,江鸣远树坐中闻。
人多猿臂堪擒敌,马或龙媒乍不群。归路徐看衰柳色,似缘钲鼓片时欣。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双调】雁儿落兼清江引
张养浩 〔元代〕
【双调】新水令_辞官急流中
念奴娇·宜雨亭咏千叶海棠
张鎡 〔宋代〕
清平乐·红笺小字
晏殊 〔宋代〕
酒泉子·空碛无边
孙光宪 〔五代〕
酹江月·驿中言别友人
邓剡 〔宋代〕
沁园春(铙镜游吴中)
陈人杰 〔宋代〕
朝中措·襄阳古道灞陵桥
完颜璹 〔宋代〕
南乡子·璧月小红楼
孙惟信 〔宋代〕
十样花·陌上风光浓处
李弥逊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