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绎〔南北朝〕
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
山似莲花艳,流如明月光。寒夜猿声彻,游子泪沾裳。
萧绎
(508—554)即元帝。字世诚,小字七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铁杵成针 / 铁杵磨针
郑之珍 〔明代〕
念奴娇·井冈山
毛泽东 〔近现代〕
浣溪沙·红桥
王士祯 〔清代〕
相见欢·落花如梦凄迷
纳兰性德 〔清代〕
临江仙·浅浅余寒春半
晏几道 〔宋代〕
浅浅余寒春半,雪消蕙草初长。烟迷柳岸旧池塘。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香。月堕枝头欢意,从前虚梦高唐,觉来何处放思量。如今不是梦,真个到伊行。
钗头凤·红酥手
陆游 〔宋代〕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苏轼 〔宋代〕
湘江静
史达祖 〔宋代〕
明月逐人来(灯夕赵礼端席上)
张元干 〔宋代〕
点绛唇(丙寅秋社前一日溪光亭大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