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绎〔南北朝〕
可爱宜男草,垂采映倡家。何时如此叶,结实复含花。
萧绎
(508—554)即元帝。字世诚,小字七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双调】折桂令_席上偶谈蜀
虞集 〔元代〕
凭栏人·闺怨
王元鼎 〔元代〕
【双调】胡十八
张养浩 〔元代〕
折桂令·寄远
乔吉 〔元代〕
望江南·天上月
佚名 〔五代〕
破阵子·赠行
辛弃疾 〔宋代〕
唐多令
张林 〔两汉〕
踏莎行(赠周节推宠姬)
刘镇 〔宋代〕
虞美人(东园赏春,见斜日照杏花,甚可爱)
毛滂 〔宋代〕
曲游春(清明湖上)
施岳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