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鏊〔明代〕
每到塘桥月色昏,两灯扶幼自应门。如今怕向西州路,舟过杨林泪暗吞。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古风 其十四
李白 〔唐代〕
胡关饶风沙,萧索竟终古。木落秋草黄,登高望戎虏。
荒城空大漠,边邑无遗堵。白骨横千霜,嵯峨蔽榛莽。
借问谁凌虐,天骄毒威武。赫怒我圣皇,劳师事鼙鼓。
阳和变杀气,发卒骚中土。三十六万人,哀哀泪如雨。
且悲就行役,安得营农圃。不见征戍儿,岂知关山苦。
李牧今不在,边人饲豺虎。
满江红·紫陌飞尘
辛弃疾 〔宋代〕
种桃杏
白居易 〔唐代〕
【双调】新水令 皇都元日
贯云石 〔元代〕
浣溪沙·风撼芳菲满院香
孙光宪 〔五代〕
阮郎归·杏花疏雨洒香堤
佟世南 〔清代〕
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
纳兰性德 〔清代〕
山花子·小立红桥柳半垂
红窗怨(即事)
王质 〔唐代〕
阮郎归(丹桂)
刘镇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