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臣〔明代〕
亦抱杞人念,其如苕水幽。手携青玉杖,坐老白蘋洲。
万象秋如滴,群峰日乱流。太湖三百顷,处处不惊鸥。
宗臣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寓意诗五首 其五
白居易 〔唐代〕
婆娑园中树,根株大合围。蠢尔树间虫,形质一何微。
孰谓虫之微,虫蠹已无期。孰谓树之大,花叶有衰时。
花衰夏未实,叶病秋先萎。树心半为土,观者安得知。
借问虫何在,在身不在枝。借问虫何食,食心不食皮。
岂无啄木鸟,觜长将何为。
点绛唇·细草空林
黄仲则 〔清代〕
湘春夜月·近清明
黄孝迈 〔宋代〕
木兰花慢·渔父词
刘克庄 〔宋代〕
河渎神·铜鼓赛神来
温庭筠 〔唐代〕
定风波·暮春漫兴
辛弃疾 〔宋代〕
行香子(赠柳儿行·题从花庵词选补)
刘镇 〔宋代〕
长相思
陈允平 〔宋代〕
朝中措(渔父十首)
张抡 〔宋代〕
画堂春
石孝友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