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清代〕
绿满南园孔雀栖。重花叠叶不通飞。小姑独出采蔷薇。
珥底珠儿徒刺脸,带穿贝子恐磨衣。行行立立自寻思。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有感三首 其三
白居易 〔唐代〕
往事勿追思,追思多悲怆。来事勿相迎,相迎已惆怅。
不如兀然坐,不如塌然卧。食来即开口,睡来即合眼。
二事最关身,安寝加餐饭。忘怀任行止,委命随修短。
更若有兴来,狂歌酒一盏。
【双调】清江引_张子坚席上
张可久 〔元代〕
【南吕】金字经_湖上小隐老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毛泽东 〔近现代〕
金缕曲·次女绣孙
俞樾 〔清代〕
次女绣孙,倚此咏落花,词意凄惋。有云:“叹年华,我亦愁中老”,余谓少年人不宜作此,因广其意,亦成一阕。
花信匆匆度。算春来、瞢腾一醉,绿阴如许!万紫千红飘零尽,凭仗东风送去。更不问、埋香何处?却笑痴儿真痴绝,感年华、写出伤心句:“春去也,那能驻?”浮生大抵无非寓。慢流连、鸣鸠乳燕,落花飞絮。毕竟韶华何尝老,休道春归太遽。看岁岁朱颜犹故。我亦浮生蹉跎甚,坐花阴、未觉斜阳暮。凭彩笔,绾春住。
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
辛弃疾 〔宋代〕
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
春霁(春晴)
胡浩然 〔唐代〕
江神子(三月晦日西湖饯春)
刘镇 〔宋代〕
念奴娇(重九前二日登西塔观县治,用前韵)
姚述尧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