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李商隐〔唐代〕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蓬山 一作:蓬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相见很难,离别更难,何况在这东风无力、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烧成灰烬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早晨梳妆照镜,只担忧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容颜不再。长夜独自吟诗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蓬莱山离这儿不算太远,却无路可通,烦请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

注释
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 无题”作诗的标题。
东风无力百花残:这里指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东风,春风。残,凋零。
丝方尽:丝,与“思”谐音,以“丝”喻“思”,含相思之意。
蜡炬:蜡烛。
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镜,用作动词,照镜子的意思。
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应觉:设想之词。
月光寒:指夜渐深。
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指仙境,这里借指所思女子的住处。
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殷勤:情谊恳切深厚。
探看(kān):探望。

参考资料:

1、刘学锴 李翰.李商隐诗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81-182
2、李商隐 著 黄世中 选注.李商隐诗选:中华书局,2006:33-34
3、李商隐 著 周振甫 注.李商隐选集:江苏教育出版社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6:240-241
4、赵昌平.唐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255
5、沙灵娜.唐诗三百首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365-366

创作背景

  李商隐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即被家人送往玉阳山学道。其间与玉阳山灵都观女氏宋华阳相识相恋,但两人的感情却不能为外人明知,因此他只能以诗记情,李商隐所写的以《无题》为题的诗篇,大多是抒写他们两人之间的恋情诗。此诗即其中一首。

参考资料:

1、赵昌平.唐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255

赏析

  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前人诗中曾有“别日何易会日难”(曹丕《燕歌行》)“别易会难得”(宋武帝《丁都护歌》)等句,都是以强调重聚之难而感叹离别之苦。李商隐从这里推进一步,表明因为“相见时难”所以“别亦难”——难以割舍、痛苦得难以禁受。诗人在一句之中两次使用“难”字,第二个“难”字的出现,因重复而给人以轻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诗句的绵联纤曲之势,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缠绵;这样的缠绵情态,在“别易会难得”等平直叙述中是不易体会的。这位抒情主人公既已伤怀如此,恰又面对着暮春景物,当然更使她悲怀难遣。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纷谢,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人力对此是无可奈何的,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灵的创痛,也同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因为美的事物受到摧残,岂不令人兴起无穷的怅惘与惋惜!“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这种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写,在李商隐的笔底是常见的。例如《夜雨寄北》的前两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次句不仅象征诗人留滞巴蜀,而且反映了客子离人的百无聊赖,同“东风无力百花残”一样,写实与象征融为一体,赋予感情以可以感触的外在形态,也就是通常说的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

  三、四句,接着写因为“相见时难”而“别亦难”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曲折入微。“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思念不止,表现着眷恋之深,但是终其一生都将处于思念中,却又表明相会无期,前途是无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将终生以随。可是,虽然前途无望,她却至死靡它,一辈子都要眷恋着;尽管痛苦,也只有忍受。所以,在这两句里,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着与追求。追求是无望的,无望中仍要追求,因此这追求也着有悲观色彩。这些感情,好象在无穷地循环,难以求其端绪;又仿佛组成一个多面的立体,光从一个角度是不能见其全貌的。诗人只用两个比喻就圆满地表现了如此复杂的心理状态,表明他的联想是很丰富的。“春蚕”句首先是人的眷恋感情之缠绵同春蚕吐丝绵绵不尽之间的联想,又从蚕吐丝到“死”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不渝,因此写出了“到死丝方尽”,使这一形象具有了多种比喻的意义。南朝乐府西曲歌《作蚕丝》:“春蚕不应老(不应,这里是“不顾”的意思),昼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造意与《无题》的“春蚕”句相近。不过,这里的春蚕“何惜微躯尽”,是在料定“缠绵自有时”、前途颇有希望的情况下产生的意念。《无题》“春蚕”句则不然,就其表现追求精神而言,它表现的追求是无望的,却又是不计希望之有无的,感情境界有差异,联想也更为曲折。以蜡烛的燃烧比喻痛苦的煎熬,在李商隐以前的南朝乐府中,也不少见。如“思君如明烛,中宵空自煎”(王融《自君之出矣》),“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陈叔达,同题)等皆是。“蜡炬成灰泪始干”同样是用蜡烛作比喻,却不是单一地以蜡泪比拟痛苦,而是还进一步以“成灰始干”反映痛苦的感情终生以随,联想比前人深微复杂得多,形象的底蕴也因此而丰富得多了。

  以上四句着重揭示内心的感情活动,使难以言说的复杂感情具体化,写得很精彩。五六句转入写外向的意念活动。上句写自己,次句想象对方。“云鬓改”,是说自己因为痛苦的折磨,夜晚辗转不能成眠,以至于鬓发斑白,容颜憔悴,亦即六朝诗人吴均所说“绿鬓愁中改,红颜啼里灭”(《和萧洗马子显古意六首》)的意思。但是,《无题》“晓镜”句说的是清晨照镜时为“云鬓改”而愁苦,并且是“但愁”——只为此而愁。这就生动地描写了纡折婉曲的精神活动,而不再是单纯地叙述青春被痛苦所消磨这件事了。自己于夜间因痛苦而憔悴,清晨又为憔悴而痛苦。夜间的痛苦,是因为爱情的追求不得实现;次日为憔悴而愁,是为了爱情而希望长葆青春,总之,为爱情而憔悴,而痛苦,而郁悒。这种昼夜廻环、缠绵往复的感情,仍然表现着痛苦而执着的心曲。“夜吟”句是推己及人,想象对方和自己一样痛苦。他揣想对方大概也将夜不成寐,常常吟诗遣怀,但是愁怀深重,无从排遣,所以愈发感到环境凄清,月光寒冷,心情也随之更趋暗淡。月下的色调是冷色调,“应觉月光寒”是借生理上冷的感觉反映心理上的凄凉之感。“应”字是揣度、料想的口气,表明这一切都是自己对于对方的想象。想象如此生动,体现了她对于情人的思念之切和了解之深。

  想象愈具体,思念愈深切,便愈会燃起会面的渴望。既然会面无望,于是只好请使者为自己殷勤致意,替自己去看望他。这就是结尾两句的内容。诗词中常以仙侣比喻情侣,青鸟是一位女性仙人西王母的使者,蓬山是神话、传说中的一座仙山,所以这里即以蓬山用为对方居处的象征,而以青鸟作为抒情主人公的使者出现。这个寄希望于使者的结尾,并没有改变“相见时难”的痛苦境遇,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前途依旧渺茫。诗已经结束了,抒情主人公的痛苦与追求还将继续下去。

  这首诗,从头至尾都融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复表现着融贯全诗的复杂感情,同时又以彼此之间的密切衔接而纵向地反映以这种复杂感情为内容的心理过程。这样的抒情,联绵往复,细微精深,成功地再现了心底的绵邈深情。

  诗中一、三、四、五各句,都可以从李商隐以前的诗歌创作中发现相似的描写。在前人创作的薰陶和启发下,诗人有所继承和借鉴。但是他并没有简单地模仿前人,而是以很高的创造性,向前跨进了一大步,把原来比较朴素的表现手段改造得更曲折、生动,用以反映更为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实际上已经脱去旧的形迹,成为新的创造了。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丰富的文学修养与他对于意境和表现手段的探索,是这首诗取得成就的重要条件。

参考资料:

1、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1190-1192
2、张学凯.中国文学经典文本细读理论与个案批评(诗歌·散文):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110
3、周成华.唐朝文学观止: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252-254

赏析二

  相见时难别亦难,说的是义山当时的处境艰难,离开徐州到长安后想进翰林院,向令狐綯说明此时,也就是找熟人走个后门,令狐陶升官之后,为了避嫌谢绝见客,致使义山处境尴尬,相见难,离别又不甘心,所以出此名句。

  东风无力百花残,当时义山已经很大年纪,东风无回天之力挽救百花的凋零,映射自己留不住青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此名句献给所有为理想奋斗终生之人。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和上句呼应,青春难留,云鬓斑白,蜡炬燃尽,月光甚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最后一句起死回生,由深深地“到死”,"成灰"的绝望,到‘无多路’,可见作者还是对綯抱有希望,不肯决绝。

  从现在来看,此诗不难看出也是写给令狐綯,希望他看到之后体会到自己的心情,也希望綯能感受到自己并没有绝望,而是继续等待綯这个救命稻草的帮助。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蹇叔哭师

左丘明左丘明 〔先秦〕

  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 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崤有二陵焉。 其南陵,夏后皋之墓地;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赏析

杂剧·尉迟恭单鞭夺槊

关汉卿关汉卿 〔元代〕

楔子

(冲末扮徐茂公引卒子上,诗云)少年锦带挂吴钩,铁马西风塞草秋。全仗匣中三尺剑,会看唾手取封侯。某姓徐,双名世勣,祖居京兆三原人也。幼习儒业,颇看诗书。自降唐以来,谢圣恩可怜,特蒙委任为军师,诸将皆出吾下。今因山后定阳刘武周不顺俺大唐,刘武周不强,他手下有一员上将。复姓尉迟,名恭,字敬德,此人使一条水磨鞭,有万夫不当之勇。今奉圣人的命,着唐元帅领十万雄兵,某为军师,刘文静为前部先锋,在美良川交战,被俺统兵围住介休城。唐元帅数次招安敬德,此人不肯降唐,回言道:"某有主公刘武周,现在定阳,岂肯降汝!"某忽思一计:着刘文静直至沙沱,使一反将计,将刘武周首级标将来了。某今日即将刘武周首级,请唐元帅直至城下,招安敬德走一遭去来。(下)(净扮尉迟敬德引卒子上,诗云)幼小曾将武艺攻,钢鞭乌马显英雄。到处争锋多得胜,则我万人无敌尉迟恭。某复姓尉迟,名恭,字敬德,朔州善阳人也,辅佐定阳刘武周麾下。某使一条水磨鞭,有万夫不当之勇。今因唐元帅领兵前未与我相持,在美良川交锋。某与唐将秦叔宝交战百余合,不分胜败。某因追赶唐元帅到此介休城;谁想他倒下座空城,被唐兵围住,里无粮草,外无救兵。有唐元帅数次招安,我怎肯降唐?左右,城上看着!若有唐兵来打话呵,报复某家知道。(下)(正末扮唐元帅同徐茂公引卒子上,云)某姓李,名世民,见为大唐元帅。如今领兵在美良川,与尉迟敬德交战,被我将敬德引至介休城中围住。军师,某若得敬德投降俺呵,觑草寇有如翻掌耳。(徐茂公云)元帅数次招安敬德,他言称道有他主公刘武周在沙陀,他不肯背其主。某今使一反将计,着刘文静直至沙陀,把刘武周首级标将来了也。(正末云)军师,此计大妙!咱就将着首级招安敬德去来。(徐茂公云)早来到城下了也。兀那小校,报与您那尉迟恭说,俺唐元帅请他打话。(卒子报科,云)喏,报的将军得知;有唐兵在城下,请打话哩。(尉迟云)我与他打话去。(做上城科,云)唐元帅,你有何话说?(徐茂公云)敬德,你见俺雄兵围的铁桶相似,你若肯降唐呵,着你列座诸将之右;你若不降呵,俺众兵四下里安环,八下里拽炮,提起这城子来摔一个粉碎!你自寻思咱。(尉迟云)徐茂公,你说的差了也。可不道一马岂背两鞍,双轮岂碾四辙,烈女岂嫁二夫?俺这忠臣岂佐二主?见有我主公在定阳,我怎肯投降你?(徐茂公云)将军,你主公刘武周己被我杀了也;你不信,有首级在此。(尉迟云)俺主公有认处:鼻生三窍,脑后鸡冠。你拿首级来我看咱。(徐茂公云)小校,将秋千板吊上那首级去,着他认。(做吊上,尉迟做认科,云)晦,原来真个是俺主公首级。可怎生被他杀了也?(做哭科)(徐茂公云)将军,你主公已是死了,你不投降,更待何时?岂不闻"高鸟相良木而栖,贤臣择明主而佐"?背暗投明,古之常理。(正末云)敬德,你若肯投降呵,我奏知圣人,将你重赏封官;你若不降呵,俺这里雄兵百万,战将千员,你如何飞得出这介休城去?(尉迟云)晦,谁想我主公被他杀了!我待不降呵,如今统着大势雄兵,我又无了主人,可不道"能狼安敌众大?好汉难打人多!"罢、罢、罢,唐元帅,我降可降,你依的我一件事,我便投降。(徐茂公云)休道一件事,便是十件也依的,你说。(尉迟云)等我主公服孝三年满时,我便投降您。(徐茂公云)军情事急,怎等三年?等不得!(尉迟云)既然这等呵,等三个月孝满,可投降。(徐茂公云)也等不得。(尉迟云)罢、罢、罢,男子汉势到今日,也一日准一年。等我三日,服孝满,埋殡追荐了我主公之时,那其间我大开城门投降,何如?(正末云)将军此言有准么?(尉迟云)大丈夫岂有谬言?你若不信,将我这人关枪、深乌马、水磨鞭、衣袍铠甲,您先将的去,权为信物;三日之后,我便投降也。(徐茂公云)既是这等,你可将来,小校收了者。(正末云)军师,似尉迟恭这等一员上将,端的世之罕有!(徐茂公云)元帅,果然是好一员虎将也!(正末唱)

【仙吕】【端正好】他服孝整三年,事急也权做那三日。此事着后代人知:则这英雄能尽君臣礼。待他投降后,凯歌回,卸兵甲,载旗旗,还紫禁,到丹墀,做个龙虎风云会。(同下)

(尉迟云)谁想俺主公死在唐将之手!一壁厢做个木匣儿,一般埋殡了。主公,则被你痛杀我也!(下)


第一折

(尉迟引卒子上,云)某尉迟恭。今日是第三日也。小校,大开城门,待唐兵来时,报复某家知道。(卒子云)理会的。(正末同徐茂会上,云)军师,今日第三日了,尉迟敬德敢待来也。(徐茂公云)元帅贺喜,今日却收服一员虎将也!(正末云)军师,投至俺得这尉迟恭,非同容易也呵!(唱)

【仙吕】【点绛唇】天数合该,虎臣囚在迷魂寨;请的他来,似兄弟相看待。

【混江龙】因窥关隘,自从那美良川引至介休来。俺想着先王有道,后辈贤才。若不是周西伯能求飞虎将,谁把一个姜太公请下钓鱼台?他可也几曾见忽的旗展、豁的门开、冬的鼓响、当的锣筛?投至得这个千战千赢尉迟恭,好险也万生万死唐元帅!到今日回忧作喜,降福除灾。

(云)军师,传下军令,着大势雄兵摆的严整者。(徐茂公云)众将都与我刀剑出鞘,弓管上弦,把七重围子摆的严整!(正末唱)

【油葫芦】传将令疾教军布摆,休觑的如小哉,则他这七重围子两边排。(徐茂公云)元帅,量敬德一人,兵器袍党鞍马俱无,怕做甚么!(正末唱)虽然他那身边不挂犭唐猊铠,腰间不系狮蛮带,跨下又无骏马宛,手中又无器械;你觑那岩前虎瘦雄心在,休想他便肯纳降牌。

(卒子报科,云)报元帅得知,尉迟敬德来降了也。(尉迟做绑缚跪科,云)量尉迟恭只是一个粗鲁之夫,在美良川多有唐突,乞元帅勿罪!(正末云)将军既已归降,便当亲解其缚。(徐茂公做解科)(正末唱)

【天下乐】纵使有铁壁银山也撞开!哎,你个英也波才,休浪猜,你既肯面缚归降,我也须降阶接待。请将军去了服,罢了哀,俺今日与将军庆贺来。(尉迟云)元帅请坐,受尉迟恭几拜!(做拜科)(正未云)将军清起。(尉迟云)量尉迟恭有何德能,蒙元帅这般宽恕!敢不终身愿随鞭镫?(正末唱)

【那吒令】看尉迟人生的威风也那气概,腹隐着兵书也那战策,可知道名震着乾坤也那世界。俺这里虽然是有纪纲,知兴败,那里讨尉迟这般样一个身材!

(尉迟云)元帅,岂不闻"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正末唱)

【鹊踏枝】说话处掉书袋,施礼数傲吾济。据着你斩虎英雄,不弱如那子路、澹台。则怕俺弟兄每心不改,可不道"有朋自远方来"?

(云)左右,将酒来,我与将军递一杯咱。将军满饮一杯!(把酒科)(尉迟云)元帅先请!量尉迟恭无过是人武夫,着元帅如此重待!则一件:想当日在赤瓜峪与三将军元吉相持,打了他一鞭;今日尉迟恭降了唐,则怕三将军记那一鞭之仇么。(正末云)将军但放心。某如今奏知圣人,自有加官赐赏,谁敢记仇?(唱)

【寄生草】你道是赤瓜峪与咱家曾会垓,马蹄儿撞破连环寨,鞭梢儿早抹着天灵盖,也则为主人各占边疆界。这的是桀之犬吠了帝尧来,便三将军怎好把你尉迟怪?

(尉迟云)韩信弃项归刘,萧何举荐,挂印登坛;想尉迟恭虽不及韩信之能,料元帅不弱沛公之量也。(正未唱)

【后庭花】你是个领貔貅天下材,画麒麟阁上客。想当日汉高祖知人杰,俺准备着韩淮阴拜将台。把筵宴快安排,俺将你真心儿酬待。则要你立唐朝显手策,立唐朝显手策。

【青哥儿】呀,据着你英雄、英雄慷慨,堪定那社稷、社稷兴衰。凭着你文武双全将相才,则要你扫荡云霾,肃靖尘埃。将勇兵乖,那其间挂印悬牌,便将你一日转千阶,非优待。

(徐茂公云)元帅,俺如今屯军在此,差人往京师奏知圣人,说尉迟恭降了唐也,圣人必有加官赐赏哩。(正末云)军师,你与三将军在此看守营寨,某亲自见圣人奏知,就将的敬德将军牌印来也。(徐茂公云)这等,元帅领二十骑人马去路上防护者。(正未唱)

【赚煞】则今日赴皇都、离边塞,把从前冤仇事解,直至君王御案上拆,一件件禀奏的明白。便道不应该,未有甚汗马差排,且权做行军副元帅。(云)军师,(唱)你与我整三军器械,紧看着营寨;则我这手儿里将的印牌来。(下)

(徐茂公云)元帅去了也、敬德将军,咱与你营中去来。(尉迟云)军师,想敬德降唐,无寸箭之功,元帅去取某印牌去了;我必然舍这一腔热血,与国家出力,方显其尽忠之心也。(诗云)我背暗投明离旧主,披肝沥胆佐新君。凭着我乌锥马扶持唐社稷,水磨鞭打就李乾坤。(下)


第二折

(净扮元吉同丑扮段志贤、卒子上,诗云)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出的朝阳门,便是大黄庄。自家不是别人,三将军元吉是也。这个将军是段志贤。我哥哥唐元帅领兵收捕刘武周,与尉迟交战,被我将尉迟引至介休城,将军兵围住。我则想杀了这匹夫,不想俺哥哥收留了他。如今俺哥哥亲自去京师奏知圣人,要与他加官赐赏。兄弟,你可知我恨他?(段志贤云)三将军,你为何恨他?(元吉云)兄弟也,想前此一日在赤瓜峪,我与尉迟交战时,他曾打了我一鞭,打的我吐血数里。他如今可降了唐,我这冤仇几时得报?(段志贤云)三将军,要报这一鞭之仇也容易。(元吉云)哥,你有甚计策?(段志贤云)如今唐元帅往京师去了,你守着营寨。你唤尉迟恭来,寻他些风流罪过,则说他有二心,将他下在牢中,所算了他性命。等唐元帅回来时,则说他私下领着本部人马,还要回他那山后去,被我赶上拿回来,下在牢中。那厮气性大的,这一气就气杀了也。这个计较可不好那?(元吉云)此计大妙!你那里是我的哥,便是我亲老子也设不出妙计来。左右那里?唤将尉迟恭来者!(卒子云)尉迟恭安在?(尉迟云)某尉迟恭。自从降了唐,有三将军元吉呼唤,不知甚事,须索走一遭去。(卒子报科,云)敬德来了也。(元吉云)着他过来。(见科,尉迟云)三将军,呼唤敬德那厢使用?(元吉云)敬德,你知罪么?(尉迟云)敬德不知罪。(元吉云)你刬地不知罪哩?你昨日夜晚间,和你那本部下人马商量,还要回你那山后去,是么?(尉迟云)三将军,想敬德初降唐,无寸箭之功,唐元帅如此重待,又去京师奏知圣人,取我牌印去了,某岂有此心也?(元吉云)这厮强嘴哩,左右,把这匹夫下在牢中去。(卒子拿科)(尉迟云)罢、罢、罢,我尉迟恭当初本不降唐来,都是唐元帅、徐茂公说着我降唐;今日将我下在牢中。这元吉当初在赤瓜峪,我曾打了他一鞭,他记旧日之仇,陷害我性命。天也,教谁人救我咱?(下)(段志贤云)三将军,此计何如?(元吉云)老段,好计!我如今分付看守的人,则要死的,不要活的。若是死了尉迟恭,则显我老三好汉。凭着我这一片好心,天也与我个条儿糖吃。(下)(外扮单雄信上,云)某单雄信是也。幼习韬略之书,长而好武,无有不拈,无有不会。使一条狼牙枣槊,有万夫不当之勇,在俺主公洛阳王世充麾下。今有唐元帅无礼,要领兵前来偷观俺洛阳城,更待干罢!是俺奏知主公,就着俺统领十万雄兵,擒拿唐元帅走一遭去。大小三军,听吾将令!(诗云)他逞大胆心怀奸诈,入洛阳全然不怕。若赶上唐将元戎,我和他决无干罢!(下)(正末上,云)某唐元帅。自从收捕了尉迟恭,某自往京师奏知圣人去。来到这途中,后面尘土起处,兀的不有人马赶将来也!(徐茂公慌上,云)某徐茂公。自从唐元帅去了,不想元吉思旧日之仇,如今把敬德下在牢中;我须亲赶唐元帅回来,救敬德之难。兀那前面不是元帅?元帅且住者!我有说的话。(正末云)军师,你为何赶将来?(徐茂公云)自从元帅去了,不想三将军记旧日之仇,如今把敬德下在牢中;诬言他有二心,思量重回山后去。若是敬德有些好歹,显的俺等言而无信了。因此一径的赶元帅回去,救敬德之难也。(正末云)军师,我观敬德岂有此心也呵!(唱)

【正宫】【端正好】是他新,咱须旧,没揣的结下冤仇。你道他尉迟恭又往那沙陀走,咱可也慢慢的相穷究。

【滚绣球】他有投明弃暗的心,拿云握雾的手,休猜做人中禽兽,论英雄堪可封侯。凭着他相貌搊、武艺熟,上阵处只显示的他家驰骤;都是我几遭儿抚顺的情由。据着他全忠尽孝真良将,怎肯做背义忘思那死回?干费了百计千谋?

(徐茂公云)元帅,你且休往京师去,疾回营中救敬德去来。(正末云)咱便回营救敬德去也。(下)(元吉同段志贤上,诗云)我元吉天生有计谋,生拿敬德下牢国。只待将他盆吊死,单怕他一拳打的我做春牛。自从把尉迟下在牢里,我则要所算了他性命;又被这不知趣的徐茂公左来右去打搅,怎生是好?(段志贤云)三将军,你不知,如今了师见你把敬德下在牢里,亲自赶唐元帅去了。(元吉云)不妨事。便唐元帅回来问我时,我自有话说。(正末同徐茂公上,云)可早来到营门首也。左右接了马者。(徐茂公云)报复去,你说唐元帅同军师下马也。(卒子云)喏,有唐元帅同军师下马也。(段志贤云)如何?我说军师赶元帅去了也。(元吉云)不妨事,我接待去。(见科,云)呀,哥哥来了也,请坐!(正末云)三将军,敬德安在?(元吉云)哥哥,你说敬德那厮?他是个忘恩背义的人。想俺怎生看待他来,刚刚你去了,他领着本部人马,夜晚间要私奔,还他那山后去。早是我知道的疾,我慌忙领着些人马赶到数里程途,着我拿得回来。我待杀坏了,争奈元帅你可不在,且一他下在牢中,则等元帅回来,把这厮杀了罢!若不杀了他,久已后也是去的。(正末云)兄弟,我观敬德敢无此心。(元吉云)哥也,知人知面不知心。你道无二心呵,他怎生背了刘武周投降了俺来?这等人到底不是个好的,不杀了要他何用?(正末云)兄弟,投至俺得这敬德呵,非同容易;你若杀了他,可不做的个闭塞贤路么?(元吉云)元帅,想昔日刘沛公手下英布、彭越、韩信,立起十大功劳,后来萧何定计课了英布,够了彭越,斩了韩信。你道三个将军有甚么罪过,尚然杀坏了;量这敬德打甚么不紧!趁早将他哈喇了,也还便宜。你若早些结果了他,哥也,我买条儿糖谢你。(正末云)兄弟,你则知其一,不知其二。(唱)

【倘秀才】那一个彭越呵,他也曾和舍人出口;那一个韩信阿,他也曾调陈豨执手;那一个英布呵,他使一勇性强占了九州。可不道"千军容易得,一将最难求"?怎学那萧何的做手?

(徐茂公云)元帅,你只唤出敬德来,多问他详细,便见真假。(正末云)这也说的是。小校,唤将敬德来。(元吉云)拿将敬德来!(尉迟带枷上,云)事要前思,免劳后悔。想当日降唐之后,唐元帅往京师去了;不想三将军元吉他记我打了他一鞭之仇。将我下在牢中。不期唐元帅半路回来,我今见元帅去。(见科)(尉迟云)元帅,可不道招贤纳士哩。(正末云)三将军,敬德有何罪,将他下在牢中?(元吉云)元帅,你不知:自你去后,他有二心,领着他那本部人马,要往本处山后去,早是我赶回来。想敬德我有何亏负他来?(尉迟云)元帅,三将军记那一鞭之仇,敬德并无此心!(正末云)既然这般,我亲释其缚。我欲待往京师奏知圣人,取将军牌印来;谁想将军要回去。可不道"心去意难留,留下结冤仇"?(尉迟云)我敬德并无此心!(正末云)军师,安排酒果来。(元吉云)倒好了他!他有二心。要回山后去,这等背义忘恩,又饶了他;不杀坏,又与饯行,那里有这等道理!(正末唱)

【脱布衫】他厮知重不敢抬头,我再相逢争忍凝眸?君子人不念旧恶,小人儿自来悔后。(云)左右,将酒来。我与敬德递一杯送行。(把酒科,云)将军满饮一杯。(唱)

【小梁州】我这里亲送辕门捧玉瓯,将军你莫记冤仇。(云)左右,将一饼金来。(卒子云)金在此。(尉迟云)元帅要这金做甚么?(正末云)将军,(唱)这金权为路费酒消愁。指望待常相守,谁承望心去意难留!

(尉迟云)我敬德本无二心,元帅既然疑我,男子汉既到今日,也罢,也罢!要我这性命做甚么?我不如撞阶而死!(正末扯科,云)哎,敬德又说无此心,三将军又是那样说。(向元吉云)兄弟,如今我也难做主张。叫你那同去赶那敬德的军士们来,我试问他一番;待他说出真情来,便着敬德也肯心服。(元吉背云)这个却是苦也!他那里曾走,我那曾赶他?他便走我也不敢赶他去。如今叫军士们说出实话来,却是怎了?也罢,我有了!(回云)哥哥,你差了也。那时节听的这厮走了,还等的军士哩?我只骑了一匹马,拿着个鞭子,不顾性命赶上那敬德。他道"你来怎的?"我道:"你受我哥哥这等大恩,你怎逃走了?你下马受死。"他恼将起来,咬着牙拿起那水磨鞭,照着我就打来。哥哥,那时节若是别个,也着他送了五星三;谁想是你兄弟老三,我又没甚兵器,却被我侧身躲过,只一拳,珰的一声把他那鞭打在地下,他就忙了,叫"三爷饶了我罢"。我也不听他说,是我把右手带住马,左手揪着他眼扎毛,顺手牵羊一般牵他回来了。(尉迟云)那有这事来?(正末云)敬德他一员猛将,如何这等好拿?我且问军师咱。(向茂公云)军师,你听者,想是敬德真个走来?(徐茂公云)敬德也是个好汉;三将军平却是个不说谎的。(元吉云)我若不说谎就遭瘟。(徐茂公云)如令与元帅同到演武场,着敬德领人马先走,着三将军后面单人独马赶上去.拿的转来,这便见三将军是实;拿不来便见敬德是实。(元吉背云)老徐却也忒泼赖!这不是说话,这是害人性命哩。(正末云)此说最是。(元吉云)那时也只乘兴而已,幸者不可屡侥。哥哥要饶他便罢,不消来勒掯我、(尉迟云)三将军也不消恁的,我如今单人独马前行,你拿第来,你提的住,我情愿认罪;你刺的死,我情愿死。(元吉笑科,云)我老三不是夸口,我精神抖擞,机谋通透,平日曾怕那个?我和你便上演武场去。(入场,敬德先行科,元吉刺槊被夺、坠马科)(元吉云)我马眼叉。(换马,如前科)(元吉云)我手鸡爪风儿发了。(又赶,如前科)(元吉云)俺肚里又疼,且回去吃钟酒去着。(正末云)元来如此!敬德,则今日俺与你同见圣人去来。(尉迟云)这般呵,谢了元帅!(正末唱)

【幺篇】我和你如今便往朝中奏。(尉迟云)则是三将军记那一鞭之仇。(正末唱)将从前事一笔都匀。(元吉云)我也不和他一般见识。(正末唱)将军你莫愁,从今后体辞生受,则要你分破帝王忧。(卒子慌上报科,云)喏,报的元帅得知:有王世充手下前部先锋单雄信特来索战。(尉迟云)元帅,那单雄信只消差三将军去拿他,也不用多拨人马,只一人一骑包拿来了。(元吉云)何如?我道你也服了我老三的手段。(正末云)是。就拨五千人马,着兄弟做先锋,与我擒拿单雄信去来。(唱)

【上小楼】你道是精神抖擞,又道是机谋通透;雄信兵来,索要相持,你合承头。想着你单鞭的拿敬德,这般夸口,又何况那区区洛阳草寇。

(元吉云)适才你兄弟说耍,当真就差我交锋去?(做叫疼科,云)哎哟!一时间肚疼起来,待我去营中略睡一睡。(做出科,诗云)老三做事忒搊搜,差去争锋不自由。如今只学乌龟法,得缩头时且缩头。(下)(尉迟云)元帅,想尉迟恭初来降唐,无寸箭之功,情愿引领本部人马与他交锋去。(正末云)不必将军去,我正要看洛阳城池。如今领百十骑人马,同段志贤打探,就观看洛阳城去。(唱)

【幺篇】我正待看洛城、窥战守,因此上息却征鼙,偃却旗幡,减却戈矛。(尉迟云)元帅休小觑了单雄信。他人又强,马又肥,使一条狼牙枣木槊,有万夫不当之勇。若只是这等,恐怕有关。(正末云)不妨事。(唱)虽然他人又强,马又肥,也拚的和他歹斗,难道我李世民便落入机彀?

(徐茂公云)既然这般,元帅你要观看他洛阳城,元帅先行,我与敬德将军随后来接应元帅来。(正末云)军师说的是。我与段志贤先行,军师与敬德随后来接应者。(尉迟云)我就跟的元帅去,可不好那?(正末唱)

【随煞尾】则这割鸡焉用牛刀手,小将那消大帅收?管教六十四处征尘一扫休,十八处改年号的出尽了丑。(徐茂公云)元帅,这一去则愿你鞭敲金镫也。(正末唱)那时节将军容再修,将凯歌齐奏,你可也早些儿准备安排着这个庆功的酒。(下)(段志贤云)虽然如此,还要与三将军一别。三将军安在?(元吉上,云)我适才到营帐里打的一个吨,这肚就不疼了。正待要去厮杀,我哥哥便等不得,自家去了。(段志贤云)三将军、军师勿罪,我同元帅先去也。(元吉云)老段,则要你小心在意者。(段志贤下)(徐茂公云)三将军,你领兵合后,我与敬德先接应元帅去来。(元吉云)军师先行,我在后领兵再来接应你。敬德,据理来饶你不得;看俺哥哥面上,你且寄头在项。此一去若有疏失呵,我不道的饶了你哩!(尉迟云)三将军,别人不知,你可知我那水磨鞭来。我这一去遇着那单雄信呵,只着他鞭稍一指,头颅早粉碎也。(诗云)舍生容易立功难,谁似吾家力拔山?则这水磨钢鞭一骑马,不杀无徒誓不还。(徐同下)(元吉云)我要杀了这匹夫来,不想俺哥哥回来救了。也罢,我这一去好歹要害了他。若杀了敬德呵,才报的我这一鞭之仇!军师着我做合后,我只是慢慢的去,等他救应不到,必有疏失,岂不是一计?(下)


第三折

(单雄信跚马引卒子上,云)某单雄信是也。听知的唐元帅领着段志贤观看我洛阳城,更待于罢!某领三千人马赶去来。(下)(段志贤珊马上,云)某段志贤。我唐元帅观看他洛阳城,不想单雄信领兵赶将来了,怎好也?(单雄信赶上科,云)段志贤及早下马受降!(调阵科)(段志贤云)我近他不的,跑、跑、跑!(下)(单雄信云)这厮走了也,更待干罢!不问那里赶将去!(下)(正末跚马上,慌科,云)怎生是好?我正观看洛阳城,不想撞着单雄信领兵赶将来。段志贤不知在那里,可怎生是好?(单雄信上,云)李世民少走!你那里去?及早下马受降!(正来唱)

【越调】【斗鹌鹑】人一似北极天蓬,马一似南方火龙;他那里纵马横枪,将咱来紧攻。他急似雷霆,我疾如火风;我这里走的慌,他可也赶的凶。似这般耀武扬威,争强奋勇!

【紫花儿序】我恨不的胁生双翅,项长三头;他道甚么"体走唐童"。恰便似鱼钻入丝网,鸟扑入樊笼,匆匆。马也,少不的上你凌烟第一功,则要得四蹄那动!只听的喊杀声声,更催着战鼓逢逢。(单雄信云)赶入这榆科国来了也。你待走的那里去?(正末唱)

【耍三台】待把我征马宛纵,残生送。(徐茂公珊马慌上,云)兀的不是元帅!(做揪雄信科)(徐茂公云)将军且暂住一住!(单雄信云)我道是谁,元来是徐茂公。你放手!(正末唱)呀,元来是军师茂公!(徐茂公云)元帅,你快逃命走!(单雄信云)徐茂公,你放手!(正末唱)他道我已得命好从容,且看他如何作用。则要你拿云手紧将袍袖封,谈天口说转他心意从。你便是骗英布的隋何,说韩信的蒯通!(单雄信云)徐茂公,你放手!往日咱两个是朋友,今日各为其主也。(徐茂公云)将军,看俺旧交之情。(单雄信云)你两次三番则管里扯住我。罢!我拔出剑来,你见么?我割袍断义,你若再赶将来,我一剑挥之两段!

(徐茂公云)似此可怎生了也!(正末唱)

【调笑令】见那厮不从,支楞楞扯出霜锋,呀,我见他尽在嘻嘻冷笑中;我见他割袍断袖绝了朋情重,越恼的他忿气冲冲。不争这单雄信推开徐茂公,天也,谁搭救我这微躬?

(徐茂公云)不中!我回营中取救军去来。(下)(单雄信云)徐茂公去了也。李世民,你及早下马受降!(正末云)我手中有弓可无箭。兀那单雄信,你知我擅能神射,我发箭你看!(单雄信云)他也合死!手中有弓无箭,量你到的那里!(正来唱)

【小桃红】手中无箭慢张弓,频把这虚弦控。元来徐茂公临阵不中用!(敬德跚马上,叫云)单雄信慢走!(正末唱)则听的语如钟,喝一声响亮春雷动。纵然他有些耳聋,乍闻来也须怕恐!(尉迟云)单雄信勿伤吾主!(正末云)元来是敬德救我哩!(唱)高叫道"休伤俺主人公"。

(单雄信云)那里走将这个卖炭的来?这厮报马单鞭,量你何足道哉!

(尉迟云)单雄信休得无礼!(做调阵科)(正末唱)

【秃厮儿】尉迟恭威而不猛,单雄信战而无功。我见他格截架解不放空,起一阵杀气黑濛濛,遮笼。

【圣药王】这一个枪去疾,那一个鞭下的猛,半空中起了一个避乖龙。那一个雌,这一个雄,王吉玎珰鞭槊紧紧相从,好下手的也尉迟恭!

(尉迟打雄信下,云)元帅,若不是我尉迟恭来的单呵,险些儿落在他彀中;被某一鞭打的那厮吐血而走,被我夺了那厮的枣木槊也!(正末云)若不是将军来呵,那里取我这性命!则今日我与将军同见圣人去来。

(尉迟云)量尉迟恭有何德能,则是仗元帅虎威耳。(正末云)壮哉!壮哉!不枉了好将军也!(唱)

【收尾】我则见忽的战马交,出的枣槊起,飕的钢鞭重,把一个生硬汉打的来浑身尽肿。哎,则你个打单雄信的尉迟恭,不弱似喝娄烦他这个霸王勇!(同下)


第四折

(徐茂公上,诗云)帅鼓铜锣一两敲,辕门里外列兵刀。将军报罢平安喏,紧卷旗幡再不摇。某乃徐茂公是也。今唐元帅与单雄信在榆科园交战,某见唐元帅大败亏输,忙差尉迟恭接应唐元帅去了,未知输赢胜败。使的那能行快走的探子看去,这早晚敢待来也。(正末扮探子上云)一场好厮杀也呵!(唱)

【黄钟】【醉花阴】大路上难行落荒里践,两只脚蓦岭登山快捻。走的我一口气似撺椽。若见俺军师,一一的都分辨。(见科,云)报、报、报!(徐茂公云)好探子,他从那阵上来。你只看他喜气旺色,那输赢胜败早可知了也!

(诗云)我则见雉尾金环结束雄,腰间斜插宝雕弓。两脚能行千里路,一身常伴五更风。金字旗拿画杆赤,长蛇枪拂绛缨红。两阵相当分胜败,尽在来人启口中。兀那探子,单雄信与唐元帅怎生交锋?你喘息定了。慢慢的说一遍咱。(探子唱)听小人话根源:只说单雄信今番将手段展。

【喜迁莺】早来到北邙前面,猛听的锣鼓喧天;那军不到三千,拥出个将一员。雄纠纠威风武艺显,是段志贤立阵前。一个待功标汗简,一个待名上凌烟。(徐茂公云)元来是单雄信与某家段志贤交马。两员将扑入垓心,不打话来回便战。三军发喊,二将争功。阵上数声鼙鼓擂,军前两骑马相交。马盘马折,千寻浪里竭波龙;人撞人冲,万丈山前争食虎。一个似摔碎雷车霹雳鬼,一个似擘开华岳巨灵神。端的是谁输谁赢?再说一遍。(探子唱)

【出队子】两员将刀回马转,迎头儿先输了段志贤。唐元帅败走恰便似箭离弦,单雄信追赶似风送船,尉迟恭傍观恰便似虎视犬。

(徐茂公云)谁想段志贤输了也!背后一将厉声高叫道:"单雄信不得无礼!"你道是谁?乃尉迟敬德出马。好将军也!(诗云)他是那虎体鸢肩将相才,六韬三略贮胸怀。遇敌只把单鞭举,救难慌骑刬马来。捉将似鹰拿狡兔,挟人如母抱婴孩。若非真武临凡世,便应黑煞下天台。俺尉迟敬德与单雄信怎生交战?探子,你喘息定了,慢慢的再说一遍咱。(探子(唱)

【刮地风】揣、揣、揣加鞭,不剌剌走似烟,一骑马走到跟前。单雄信枣槊如秋练,正望心穿;见忽地将钢鞭疾转,骨碌碌怪眼睁圆。尉迟恭身又骁、手又便,单雄信如何施展?则一鞭偃了左肩,滴流扑坠落征马宛;不甫能躲过唐童箭,呀,早迎着敬德鞭!(徐茂公云)元来敬德手搘着竹节钢鞭,与单雄信交战。好钢鞭也!(诗云)军器多般分外别,层层叠叠攒霜雪。有如枯竹节攒成,浑似乌龙尾半截。千人队里生杀气,万众丛中损英杰。饶君披上铠三重,抹着鞭梢骨节折。敬德举鞭在手,喝声:"着!"单雄信丢了枣塑,口吐鲜血,伏鞍而走。好将军也!扶持宇宙,整顿江山。全凭着打将鞭,怎出的拿云手?鞭起处如乌龙摆尾,将落马似猛虎离巢。胡敬德世上无双,功劳簿堪书第一。此时俺主唐元帅却在那里?探子,你喘息定了,慢慢的再说一遍咱。(探子唱)

【四门子】俺元帅勒马亲回转,展虎躯,骤骏马宛。看他一来一往相交战,是谁人敢占先?那一个奔,这一个赶,将和军躲的偌近远。刚崦里藏,休浪里潜。马儿上前合后偃。

(徐茂公云)单雄信输了也!(词云)他只待抛翻狼牙箭,扯断宝雕弓;撞倒麒麟和獬豸,冲开猛虎与奔熊。好敬德也!他有那举鼎拔山力,超群出世雄。钢鞭悬铁塔,黑马似乌龙。杀人无对手,上阵有威风。壮哉唐敬德,归来拜鄂公。今若敬德不去,俺主唐元帅可不休了?兀那探子,你再说一遍咱。(探子唱)

【古水仙子】呀、呀、呀猛望见,便、便、便铁石人见了也可怜。他、他、他袋内有弯弓,壶中无只箭;待、待、待要布展怎地展?挣、锋、挣两三番迸断了弓弦。走、走、走一骑马逃入榆科园。来、来、来两员将绕定榆科转,见、见、见更狠似美良川!(徐茂公云)单雄信大败于输,俺尉迟恭赢了也!探子,无甚事,赏你一只羊、两坛酒,一个月不打差,你回营中去罢。(探子唱)

【煞尾】俺元帅今年时运显,施逞会刬马单鞭。则一阵杀的那败残军,急离披走十数里远。(下)(徐茂公云)尉迟恭鞭打了单雄信,俺这里赢了也!此一番回去,可不羞杀了三将军元吉!一壁厢推翻牛,窨下酒,做个大大的筵宴,等元帅还营,一米贺喜,二来赏功。己早分咐的齐备了也。(诗云)胡敬德显耀英雄,单雄信有志无功。圣天.子百灵相助,大将军八面威风。

题目单雄信断袖割袍

正名尉迟恭单鞭夺槊

赏析

【双调】新水令_一春常费买

景元启景元启 〔元代〕

一春常费买花钱,锦营中惯曾游遍。酒斟金叵罗,人伴玉婵娟。急管繁弦,
高楼上恣欢宴。
  【驻马听】骄马吟鞭,我是个酒社诗坛小状元。舞裙歌扇,伴着个风花雪月
玉天仙。我把紫霜毫书满碧云笺,他撮着泥金袖绣彻红绒线。正当年,一团儿娇
艳堪人羡。
  【雁儿落】蛾眉翡翠钿,玉腕黄金钏。酥胸兰麝香,檀口丁香煎。
  【德胜令】因此上典卖了洛阳田,重建座丽春园。安排下剪雪裁冰句,准备
着尤云雨言。床边,放一卷崔氏春秋传。窗前,横一幅双生风月篇。
  【川拨掉】拚了个吃昏拳,怕甚么咽顽涎。割舍了铜斗儿家缘,铁板儿似盘
缠。便日用三千,我其实少不得个娇滴滴玉人儿过遣,怕的是独自眠。
  【七弟兄】我这里告天:可怜,教我永团圆!原天公与我行方便,地连枝产
朵并头连,天比翼生对双飞燕。
  【梅花酒】到春来景物妍,簪杏鬟鬟蝉,拾翠步金莲,听鸟并香肩。到夏来
携手上采莲船,瓜初剖水晶丸,酒新泛蓿砂煎,鱼旋打锦鳞鲜。
  【收江南】呀!到秋来看四围红叶满山川,两行翠袖画堂前,看一轮明月照
天边。到冬来雪花儿满天,蒸羊羔美酒庆丰年。
  【尾声】四时独占风流选,百年遂却于飞愿。常言道女貌郎才,恨惹情牵。
将一对美满姻缘,万载千秋教人做笑话儿演。

赏析

【中吕】普天乐_十月六日,

杨维桢杨维桢 〔元代〕

  十月六日,云窝主者设燕于清香亭,侑卮者东平玉无瑕张氏也。酒半,张氏
乞手乐章。为赋双飞燕调,俾度腔行酒以佐主宾。
  玉无瑕,春无价,清歌一曲,俐齿伶牙。斜簪剃髻花,紧嵌凌波袜。玉手琵
琶弹初罢,怎教他流落天涯。抱来帐下,梨园弟子,学士人家。 套数

赏析 注释 译文

红芍药·人生百岁

王观王观 〔宋代〕

人生百岁,七十稀少。更除十年孩童小。又十年昏老。都来五十载,一半被、睡魔分了。那二十五载之中,宁无些个烦恼。
仔细思量,好追欢及早。遇酒追朋笑傲。任玉山摧倒。沈醉且沈醉,人生似、露垂芳草。幸新来、有酒如渑,结千秋歌笑。
赏析 注释 译文

帝台春·芳草碧色

李甲李甲 〔宋代〕

芳草碧色,萋萋遍南陌。暖絮乱红,也知人、春愁无力。忆得盈盈拾翠侣,共携赏、凤城寒食。到今来,海角逢春,天涯为客。
愁旋释。还似织。泪暗拭。又偷滴。谩伫立、遍倚危阑,尽黄昏,也只是、暮云凝碧。拚则而今已拚了,忘则怎生便忘得。又还问鳞鸿,试重寻消息。
赏析 注释 译文

河渎神·铜鼓赛神来

温庭筠温庭筠 〔唐代〕

铜鼓赛神来,满庭幡盖裴回。水村江浦过风雷,楚山如画烟开。
离别艣声空萧索,玉容惆怅妆薄。青麦燕飞落落,卷帘愁对珠阁。
赏析 注释 译文

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
赏析

红林檎近

陈允平陈允平 〔宋代〕

飞絮迷芳意,落梅销暗香。皓鹤唳空碧,白鸥避寒塘。妨它踏青斗草,便放晓日东窗。先自懒弄晨妆。
谁奈靓笙簧。望帘寻酒市,看钓认渔乡。控持紫燕,芹泥未上雕梁。想梁园谢馆,群花较晚,但陪玉树频举觞。
赏析

渔家傲

陈允平陈允平 〔宋代〕

日转花梢春已昼。双蛾曲理遥山秀。百草偏输羞不斗。随人后。无情自折金丝柳。
秋水盈盈娇欲溜。六么倦舞弓弯袖。偷摘青梅推病酒。徘徊久。一双燕子归时候。
© 2023 古诗词鉴赏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