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六朝秋在台城路,鞭丝十年重到。废苑离宫,残云剩水,禁得几回凭吊。
天风浩浩。吹酒店青旗,戍楼红纛。鸦外无人,一僧负手看斜照。
星星劫灰未扫。雨花零落尽,惟剩秋草。海市楼船,江关战鼓,只恐青山愁老。
英雄去了。谁念我登临,承平年少。暝色催归,寺门钟动早。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谏逐客书
李斯 〔先秦〕
记游定惠院
苏轼 〔宋代〕
天净沙·秋
白朴 〔元代〕
【中吕】山坡羊 书怀示友人
汤舜民 〔元代〕
塞鸿秋·春情
张可久 〔元代〕
【双调】钱丝泫
乔吉 〔元代〕
【南吕】一枝花_合筝酒酣春
壶中天·夜渡古黄河与沈尧道曾子敬同赋
张炎 〔宋代〕
菩萨蛮·轻鸥欲下春塘浴
赵令畴 〔宋代〕
点绛唇·病起恹恹
韩琦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