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帝子湘花,女郎山木,倩魂休叹无归。润脸烘霞,酥胸映雪,空留玉座苔衣。
搓红汉水,尚染出年年夕晖。一般流恨,分付春潮,莫到蟂矶。
楚宫泯灭全非。剩命比西施,名过南威。旧国鹃啼,新人燕笑,东风搁泪慵飞。
沉香妖艳,问何似伤心马嵬。弄珠月侣,荐枕云神,小队依稀。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越调】寨儿令_汉子陵,晋
鲜于必仁 〔元代〕
【双调】新水令_辞官急流中
张养浩 〔元代〕
渔歌子·楚山青
李珣 〔五代〕
满庭芳·山抹微云
秦观 〔宋代〕
玉楼春·东山探梅
刘镇 〔宋代〕
柳梢青·七夕
风入松·寄柯敬仲
虞集 〔元代〕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纳兰性德 〔清代〕
女冠子·含娇含笑
温庭筠 〔唐代〕
点绛唇·闺思
李清照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