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往事君休道。甚模糊、一分戎马,一分烟草。唱罢南朝家山破,乐府焚翻旧稿。
猛回首乱离江表。无限少陵身世感,向啼鹃、洒涕谈天宝。
已略变,盛唐调。
云萍散后音书少。犹彷佛围城歌哭,朋尊欢笑。三十年来文字饮,幻得风颠月倒。
总不似皖公青好。问讯竹寒沙碧宅,怕骚魂、容易秋坟啸。
花落也,有谁扫。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杨柳枝
白居易 〔唐代〕
学弈
佚名 〔先秦〕
陈万年教子
班固 撰 〔两汉〕
梁鸿尚节
范晔 〔南北朝〕
(梁鸿)家贫而尚节,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他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他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之。因为执勤,不懈朝夕。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鸿,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
(选自南宋·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三》
杂剧·马丹阳三度任风子
马致远 〔元代〕
念奴娇·西湖雨感次素庵韵
徐灿 〔清代〕
朝中措·蜀弦秦柱不关情
纳兰性德 〔清代〕
太常引·晚来风起撼花铃
南乡子·自古帝王州
王安石 〔宋代〕
念奴娇·和赵国兴知录韵
辛弃疾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