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纾〔清代〕
不留宿孽累儿孙,不向情田种爱根。绮语早除名士习,画楼宁负美人恩。
世惟解事方循分,行果知难敢放言。心折竹溪名父子,从他闽洛溯渊源。
林纾
林纾(1852~1924年),近代文学家、翻译家。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晚称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室名春觉斋、烟云楼等。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官教论,考进士不中。二十六年(1900年),在北京任五城中学国文教员。辛亥革命后,入北洋军人徐树铮所办正志学校教学,推重桐城派古文。曾创办“苍霞精舍”——今福建工程学院前身。著畏庐文集、诗集、春觉斋题画跋及小说笔记等。
相思令·吴山青
林逋 〔宋代〕
小重山·春愁
吴淑姬 〔宋代〕
水调歌头·送王子初之太原
王恽 〔元代〕
浣溪沙·败叶填溪水已冰
纳兰性德 〔清代〕
南歌子·扑蕊添黄子
温庭筠 〔唐代〕
贺新郎·赋琵琶
辛弃疾 〔宋代〕
柳梢青·三山归途代白鸥见嘲
唐多令
张林 〔两汉〕
南柯子
王炎 〔宋代〕
桂枝香
徐宝之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