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清代〕
喜摘唯红豆,难攀是白榆。百花亭外展氍毹。藏得宜男、临赛又踟蹰。
绡帕牵藤刺,缃襕裹露珠。朦胧却把翠钿输。暗拣花枝、插补鬓边虚。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河传·柳拖金缕
孙光宪 〔五代〕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毛泽东 〔近现代〕
荷叶杯·记得那年花下
韦庄 〔唐代〕
石州慢·寒水依痕
张元干 〔宋代〕
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李煜 〔五代〕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木兰花(甘泉岩)
曾原郕 〔唐代〕
红窗怨(送邵倅)
王质 〔唐代〕
红窗怨(即事)
贺新郎(题王守西湖书院)
刘镇 〔宋代〕
风流子
陈允平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