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樾〔清代〕
宵深移近读书堂,伴我青灯兴更长。要使腹中无块垒,自然顶上有圆光。
莫嫌燄燄膏将减,只觉荧荧火欲凉。不解朱门歌舞地,高烧红烛照红妆。
俞樾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咏山樽二首 其一
李白 〔唐代〕
蟠木不彫饰,且将斤斧疏。樽成山岳势,材是栋梁馀。
外与金罍并,中涵玉醴虚。惭君垂拂拭,遂忝玳筵居。
【越调】天净沙_书所见窥帘
张可久 〔元代〕
昭君怨·牡丹
刘克庄 〔宋代〕
蝶恋花·旅月怀人
宋琬 〔明代〕
鹧鸪天·晚岁躬耕不怨贫
辛弃疾 〔宋代〕
南歌子(茉莉)
陈允平 〔宋代〕
最高楼(春恨)
毛滂 〔宋代〕
武陵春(正月十四日夜孙使君席上观雪,继而月复明)
青玉案(戏赠醉妓)
瑞鹤仙
郭世模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