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二月三日舟发通济河同李蘧门作

吴敬梓 吴敬梓〔清代〕

丽景方如许,如何作旅人。薰梅红渐减,擘柳绿初匀。

古庙春烟湿,荒村社火新。昼眠知有禁,宴宴笑言亲。

吴敬梓

吴敬梓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安徽省全椒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

元好问元好问 〔金朝〕

今古北邙山下路,黄尘老尽英雄。人生长恨水长东。幽怀谁共语,远目送归鸿。
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浩歌一曲酒千钟。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
赏析 注释 译文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赏析

少年游

陈允平陈允平 〔宋代〕

画楼深映小屏山。帘幕护轻寒。比翼香囊,合欢罗帕,都做薄情看。
如今已误梨花约,何处滞归鞍。待约青鸾,彩云同去,飞梦到长安。
赏析

沁园春(饯郑金部去国)

黄师参黄师参 〔宋代〕

谷口高人,偶溯明河,近尺五天。见紫霄宫阙,空中突兀,玉皇姬侍,云里蹁跹。滴露研朱,披肝作纸,细写灵均孤愤篇。排云叫,奈大钧不管,沙界三千。
语高天上惊传。早斥去人间伴谪仙。念赤城丹籍,香名空在,蓬莱弱水,欲到无缘。还倚枯槎,飘然归去,回首清都若个边。家山好,有一湾风月,小小渔船。
赏析

一落索(东归代同舟寄远)

毛滂毛滂 〔宋代〕

月下风前花畔。此情不浅。欲留风月守花枝,却不道、而今远。
樯外鹭飞沙晚。烟斜雨短。青山只管一重重,向东下、遮人眼。
赏析

酹江月(贺杨诚斋)

罗椿罗椿 〔宋代〕

郎星锦帐,忽翩然归访,南溪孤鹜。前日登高谁信道,寿酒重浮茱萸。风露杯寒,芙蓉帐冷,笑受长生箓。广寒宫殿,桂华应已新续。
不用翠倚红围,舞裙歌袖,共理称觞曲。只把文章千古事,留伴平生幽独。但使明年,鬓青长在,萱草春风绿。诸郎如许,转头百事都足。
赏析

一丛花(暮春送别)

赵长卿赵长卿 〔宋代〕

阶前春草乱愁芽。尘暗绿窗纱。钗盟镜约知何限,最断肠、湓浦琵琶。南渚送船,西城折柳,遗恨在天涯。
夜来魂梦到侬家。一笑脸如霞。莺啼燕恨西窗下,问何事、潘鬓先华。钟动五更,魂归千里,残角怨梅花。
赏析

西江月(邀蔡坚老忠孝堂观书)

赵长卿赵长卿 〔宋代〕

水满平塘过雨,洗妆红褪芙渠。绿荷美影荫龟鱼。无限闲中景趣。
潇洒高堂邃馆,那堪左右图书,凌云赋得似相如。多少风流态度。
赏析

点绛唇

赵长卿赵长卿 〔宋代〕

当日相逢,枕衾清夜纱窗冷。翠梅低映。汗湿香腮粉。
美满风情,结下无穷恨。凭谁问。此心难尽。说与他争信。
赏析

措鱼儿(送王子文知太平州)

李公昴李公昴 〔宋代〕

怪朝来、片红初瘦,半分春事风雨。丹山碧水含离恨,有脚阳春难驻。芳草渡。似叫住东君,满树黄鹂语。无端杜宇。报采石矶头,惊涛屋大,寒色要春护。
阳关唱,画鹢徘徊东渚。相逢知又何处。摩挲老剑雄心在,对酒细评今古。君此去。几万里东南,只手擎天柱。长生寿母。更稳步安舆,三槐堂上,好看彩衣舞。
© 2023 古诗词鉴赏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