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唐代〕
朔风吹桂水,朔雪夜纷纷。暗度南楼月,寒深北渚云。
烛斜初近见,舟重竟无闻。不识山阴道,听鸡更忆君。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拨不断·自叹
王和卿 〔元代〕
汉宫春·着破荷衣
赵汝茪 〔宋代〕
临江仙·未遇行藏谁肯信
侯蒙 〔宋代〕
小重山·春愁
吴淑姬 〔宋代〕
浣溪沙·一向温存爱
况周颐 〔清代〕
一向温存爱落晖,伤春心眼与愁宜,画阑凭损缕金衣。渐冷香如人意改,重寻梦亦昔游非。那能时节更芳菲。
好事近·帘外五更风
纳兰性德 〔清代〕
荷叶杯·镜水夜来秋月
温庭筠 〔唐代〕
宴桃源·前度小花静院
白居易 〔唐代〕
行香子·秋与
苏轼 〔宋代〕
定风波
王质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