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宋代〕
鲜日媚晴霭,泉石闽融融。酒未醴于春,揖翠迎春风。
坐映圭璧秀,六合开情悰。昔人袖全璞,傲睨追冥鸿。
里闾味前尘,慨慕滋无穷。蓄蕴非一身,出处固异同。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南吕】阅金经 春游
鲜于必仁 〔元代〕
太常引·姑苏台赏雪
张可久 〔元代〕
天仙子
赵令畤 〔宋代〕
喜迁莺·清明节
薛昭蕴 〔唐代〕
鹊桥仙(送路勉道赴长乐)
赵彦端 〔宋代〕
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
纳兰性德 〔清代〕
鹤冲天·梅雨霁
周邦彦 〔宋代〕
临江仙·夜归临皋
苏轼 〔宋代〕
□□□(闻鹃啼)
王质 〔唐代〕
清平乐(赵围避暑)
刘镇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