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桷〔元代〕
禁堞防危石,官衢漾浅沙。犬能搜兔窟,马解避驼车。
童剪青蔬甲,僧分墨菊芽。飘零堪慰藉,小雨垫乌纱。
袁桷
(1266—1327)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双调】庆东原_春日莺啼昼
张可久 〔元代〕
【中吕】朝天子_歌者簪山桔
乔吉 〔元代〕
满江红·金陵乌衣园
吴潜 〔宋代〕
虞美人·黄昏又听城头角
纳兰性德 〔清代〕
红林檎近·风雪惊初霁
周邦彦 〔宋代〕
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永 〔宋代〕
水调歌头(游银山寺和壁间张安国作)
王质 〔唐代〕
笛家弄(水际闲行)
念奴娇(月)
黄公绍 〔唐代〕
菩萨蛮
李好古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