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画堂春·雨中杏花

陈子龙 陈子龙〔明代〕

轻阴池馆水平桥,一番弄雨花梢。微寒著处不胜娇,此际魂销。
忆昔青门堤外,粉香零乱朝朝。玉颜寂寞淡红飘,无那今宵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清明前后,云淡天阴,池塘和小桥边上,只见那毛毛细雨滋润着盛放的杏花,在微寒的天气下更显娇艳,也更为婀娜多姿。
想当年在那京师门外的堤岸上,一阵狂风暴雨过后,几日之间,杏花身殒香灭。花朵已经落尽的杏花,连蜂蝶都不来光顾了,只好守着寂寞过日子,它哪里还有一刻千金的春宵?

注释
画堂春:词牌名。最初见于《淮海居士长短句》。双调,有四十六字至四十九字四格,前片四平韵,后片三平韵。
青门:汉长安东南门,本名霸城门,因其色青,故俗称为青门。
玉颜:指杏花。
无那:无奈。▲

赏析

  首二句“轻阴池馆水平桥,一番弄雨花梢”,勾勒出“池馆”的气象景物:天色微阴,春雨绵绵,池塘水涨,已与桥平,细雨又把杏花浸洗一番。这二句似乎实写南园桥边雨中杏花,却分明是虚写风雨摧残中的柳如是,以实写虚,从而得到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

  紧接着二句“微寒着处不胜娇,此际魂销”,描绘了一幅杏花娇弱,好象承受不住春寒风雨的景象,这让伤名的诗人黯然销魂。

  上片一反诗词中用杏花装点热闹繁荣场面的惯常手法,用重笔描写它在春寒冷雨之中的“不胜娇”。在作者渲染的这种令人黯然神伤的情景中,作为虚影叠印的柳如是,则已绰约其中了。

  下片则借杏花的“零乱’’写柳如是的飘零身世,以抒发一己的“无那”心绪。

  “忆昔青门堤外,粉香零乱朝朝。玉颜寂寞淡红飘。”一个“忆”字,引出城门外长堤边这一派红颜憔悴、玉蕊凋零的残败景象。几句中三次写花,三次写法各不同:一曰“粉香”;二曰“玉颜”;三曰“淡红”。从“味”、“形”、“色”描绘之,美的确美矣。只可惜红颜薄命,生不逢地,只能用“寂寞”打发日子。

  这是一首咏物词,词中所咏的,是春雨微寒中的杏花。但吟味再三,雨中花间,总依稀晃动着一位佳人的倩影:她就是江南名妓柳如是。词人笔下的“雨中杏花”,就是他心中的情人柳如是:当年的卖笑生涯,留下了“青门堤外,粉香零乱朝朝”的记忆;如今,与词人同居,承受种种欢爱,却也遭遇无边的压力,仿佛“奔雨花梢”,“微寒著处不胜娇”。她以“寂寞”抗争,在无声中忍受巨大的精神摧残,任凭“玉颜”“淡红飘”,让青春年华流逝。词人对柳氏的遭际黯然“魂销”,却也无可奈何,只能徒唤“无那”。▲

创作背景

  明思宗崇祯八年(1635)春季至夏初,陈子龙和其外妇柳如是在松江徐致远的别墅中鸳鸯楼同居读书。从原文中可以看出这首词当是此时所写,乃词人排忧解愁之作。

陈子龙

陈子龙

  陈子龙(1608—1647)明末官员、文学家。初名介,字卧子、懋中、人中,号大樽、海士、轶符等。汉族,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崇祯十年进士,曾任绍兴推官,论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明亡。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投水殉国。他是明末重要作家,诗歌成就较高,诗风或悲壮苍凉,充满民族气节;或典雅华丽;或合二种风格于一体。擅长七律、七言歌行、七绝,被公认为“明诗殿军”。陈子龙亦工词,为婉约词名家、云间词派盟主,被后代众多著名词评家誉为“明代第一词人”。

猜您喜欢
赏析

摩多楼子

李白李白 〔唐代〕

从戎向边北,远行辞密亲。
借问阴山侯,还知塞上人。
赏析

城上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城上鼕鼕鼓,朝衙复晚衙。为君慵不出,落尽绕城花。

赏析 注释 译文

王孙满对楚子

左丘明左丘明 〔先秦〕

  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底止。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赏析

【双调】水仙子_春日即事鱼

王举之王举之 〔元代〕

春日即事

鱼鳞玉尺戏睛波,燕嘴芹泥补旧窝,兔毫香墨闲工课。饮琼浆卷玉螺,柳丝长忙煞莺梭。云娥低和,娇羞谩歌,不醉如何?
赏析

【越调】斗鹌鹑 送别

宋方壶宋方壶 〔元代〕

落日遥岑,淡烟远浦。萧寺疏钟,戍楼暮鼓。一叶扁舟,数声去橹那惨戚,
那凄楚,恰待欢娱,顿成间阻。
  【紫花儿】瘦岩岩香消玉减,冷清清夜永更长,孤另另枕剩衾余。羞花闭月,
落雁沉鱼。踌躇,从今后谁寄萧娘一纸书?无情无绪,水淹蓝桥,梦断华胥。
  【调笑令】肺腑,恨怎舒?三叠阳关愁万缕。幽期密约欢爱处,动离愁暮云
无数。今夜月明何处宿?依依古岸黄芦。
  【秃厮儿】欢笑地不堪举目,回首处景物萧疏。星前月下谁共语?谩嗟吁,
何如?
  【尾】眼睁睁怎忍分飞去,痛杀我也吹箫伴侣!不付能恰住了送行客一帆风,
又添起助离愁半江雨。 踏青
  蝶使双双,蜂媒对对。燕语关关,莺声呖呖。仕女把芳寻,丫鬟将翠拾。节
序宜,景物奇。丽日迟迟,和风习习。
  【紫花儿序】娇滴滴三春佳景,翠巍巍一带青山,锦重重满目芳菲。端的是
宜睛宜雨,堪咏堪题。畅好是幽微,嫩柳夭桃傍小溪。时遇着春光明媚,人贺丰
年,民乐雍熙。
  【小桃红】雕阑花簇绣屏围,四季春为贵。万紫千红引人意,啭黄鹂,鸳鸯
如锦池塘睡。玩不尽山水无穷景致,更那堪花下杜鹃啼。
  【调笑令】赏奇葩异卉,休直待锦离披,多感谢春工造化机。彩绳悬画板秋
千戏,遍郊园幕天席地。动笙歌一派音韵美,列山灵水陆筵席。
  【耍厮儿】花萼拆香风拂鼻,柳丝垂翠蔼攒眉,我则见蜂蝶趁花莺燕飞。且
欢赏,莫催逼,对饮樽。
  【圣药王】就着这花满溪,柳满堤,掩映着数株红杏出疏篱。风吹的酒力微,
景助的诗兴起,见滴溜溜墙外舞青旗,直吃的醉扶归。
  【尾声】庆风调雨顺升平日,保一统江山社稷。托赖着千千载仁主圣明朝,
齐仰贺万万岁吾皇大明国。
赏析 注释 译文

沁园春·记上层楼

陈人杰陈人杰 〔宋代〕

予弱冠之年,随牒江东漕闱,尝与友人暇日命酒层楼。不惟钟阜、石城之胜,班班在目,而平淮如席,亦横陈樽俎间。既而北历淮山,自齐安溯江泛湖,薄游巴陵,又得登岳阳楼,以尽荆州之伟观。孙刘虎视遗迹依然,山川草木,差强人意。洎回京师,日诣丰乐楼以观西湖。因诵友人“东南妩媚,雌了男儿”之句,叹息者久之。酒酣,大书东壁,以写胸中之勃郁。时嘉熙庚子秋季下浣也。

记上层楼,与岳阳楼,酾酒赋诗。望长山远水,荆州形胜,夕阳枯木,六代兴衰。扶起仲谋,唤回玄德,笑杀景升豚犬儿。归来也,对西湖叹息,是梦耶非?
诸君傅粉涂脂,问南北战争都不知。恨孤山霜重,梅凋老叶;平堤雨急,柳泣残丝。玉垒腾烟,珠淮飞浪,万里腥风送鼓鼙。原夫辈,算事今如此,安用毛锥?

赏析 注释 译文

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

王国维王国维 〔近现代〕

百尺朱楼临大道。楼外轻雷,不间昏和晓。独倚阑干人窈窕。闲中数尽行人小。
一霎车尘生树杪。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伤流潦。

赏析 注释 译文

河传·风飐

孙光宪孙光宪 〔五代〕

风飐,波敛,团荷闪闪,珠倾露点。木兰舟上,何处吴娃越艳:藕花红照脸。
大堤狂杀襄阳客,烟波隔,渺渺湖光白。身已归,心不归,斜晖,远汀鸂鶒飞。
赏析 注释 译文

惜分飞·泪湿阑干花著露

毛滂毛滂 〔宋代〕

泪湿阑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此恨平分取。更无言语。空相觑。
断雨残云无意绪。寂寞朝朝暮暮。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
赏析 注释 译文

采桑子·海天谁放冰轮满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海天谁放冰轮满,惆怅离情。莫说离情,但值凉宵总泪零。
只应碧落重相见,那是今生。可奈今生,刚作愁时又忆卿。
© 2023 古诗词鉴赏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