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近现代〕
【双调】殿前欢_春晚怨春迟
张可久 〔元代〕
小桃红·绍兴于侯索赋
乔吉 〔元代〕
啰唝曲
刘采春 〔唐代〕
酷相思·月挂霜林寒欲坠
程垓 〔宋代〕
忍辱仙人春兴
丘处机 〔宋代〕
荷叶杯·五月南塘水满
毛奇龄 〔清代〕
齐天乐·绿芜凋尽台城路
周邦彦 〔宋代〕
西江月·渔父词
辛弃疾 〔宋代〕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苏轼 〔宋代〕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