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奉使谈经日,单车西入关。抡才牛口下,得士凤毛间。
白雪千人失,黄河万里还。即今高卧处,犹不减商山。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黔之驴
柳宗元 〔唐代〕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满江红·斗帐高眠
佚名 〔宋代〕
渔歌子·柳垂丝
李珣 〔五代〕
浪淘沙·灯火雨中船
吴文英 〔宋代〕
眼儿媚·玉京曾忆昔繁华
赵佶 〔宋代〕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纳兰性德 〔清代〕
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王安石 〔宋代〕
洞仙歌·旧交贫贱
辛弃疾 〔宋代〕
春霁(春晴)
胡浩然 〔唐代〕
清平乐
李好古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