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绎〔南北朝〕
夜长无岁月,安知秋与春。原陵五树杏,空得动耕人。
萧绎
(508—554)即元帝。字世诚,小字七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送豆卢膺秀才南游序
柳宗元 〔唐代〕
折桂令·九日
张可久 〔元代〕
拨不断·叹寒儒
马致远 〔元代〕
寿阳曲·远浦帆归
清平乐·图书一室
周晋 〔宋代〕
浣溪沙·惆怅梦余山月斜
韦庄 〔唐代〕
潇湘神·零陵作
屈大均 〔清代〕
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秋。若问二妃何处所,零陵芳草露中愁。
赤枣子·寄语酿花风日好
纳兰性德 〔清代〕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柳永 〔宋代〕
一斛珠(十一月十日知郡宴吴府判坐中赋海棠)
王质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