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绎〔南北朝〕
杨柳非花树,依楼自觉春。枝边通粉色,叶里映红巾。
带日交帘影,因吹扫席尘。拂檐应有意,偏宜桃李人。
萧绎
(508—554)即元帝。字世诚,小字七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大石调】六国朝
睢景臣 〔元代〕
【越调】小桃红_湖亭秋夜锦
张可久 〔元代〕
【正宫】醉太平_伤春烟消宝
【双调】落梅风_客金陵台城
【南吕】一枝花_惜春夺残造
马致远 〔元代〕
昭君怨·牡丹
刘克庄 〔宋代〕
贺新郎·睡起流莺语
叶梦得 〔宋代〕
梦江南·帘不卷
赵汝茪 〔宋代〕
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
纳兰性德 〔清代〕
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欧阳修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