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客星遥犯洛阳宫,帝座云台路已通。君自一毛求骏马,我将双眼送归鸿。
青萍交映千秋色,玉树长含万里风。不是弟兄江海上,谁堪綵笔与争雄。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越调】凭阑人 题情
贯云石 〔元代〕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清代〕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生查子·烟雨晚晴天
魏承班 〔五代〕
山花子·银字笙寒调正长
和凝 〔五代〕
浣溪沙·月底栖鸦当叶看
王国维 〔近现代〕
朝天子·西湖
徐再思 〔元代〕
菩萨蛮·水精帘里颇黎枕
温庭筠 〔唐代〕
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
辛弃疾 〔宋代〕
行香子·秋与
苏轼 〔宋代〕
笛家弄(水际闲行)
王质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