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山鸲鹆,羽㲯毵,声断续。不逐雌雄向空谷,何事孤枝抱寒独。
山桃野竹更芳菲,纵有虞罗也见机。红香落尽忽飞去,深山古木行人稀。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平
欧阳炯 〔五代〕
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牛希济 〔五代〕
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
张孝祥 〔宋代〕
浣溪沙·水涨鱼天拍柳桥
周邦彦 〔宋代〕
迎春乐
陈允平 〔宋代〕
点绛唇(惠山夜月赠鼓琴者,时作流水弄。)
毛滂 〔宋代〕
蓦山溪(元夕词)
鹊桥仙
张元干 〔宋代〕
蝶恋花
南歌子(杨光辅又寄示寻春)
程垓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