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先秦〕
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 ,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孟子的言论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其中《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篇编入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
吴中好风景二首 其二
白居易 〔唐代〕
吴中好风景,风景无朝暮。晓色万家烟,秋声八月树。
舟移管弦动,桥拥旌旗驻。改号齐云楼,重开武丘路。
况当丰岁熟,好是欢游处。州民劝使君,且莫抛官去。
【双调】湘妃怨
卢挚 〔元代〕
【中吕】粉蝶儿
马致远 〔元代〕
南柯子·春景
田为 〔宋代〕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韦庄 〔唐代〕
鹧鸪天·题破香笺小砑红
晏几道 〔宋代〕
菩萨蛮·雨晴夜合玲珑日
温庭筠 〔唐代〕
鹧鸪天·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
辛弃疾 〔宋代〕
减字木兰花·立春
苏轼 〔宋代〕
贺新郎(题王守西湖书院)
刘镇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