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青樽何处不蹉跎,白发相看一醉歌。坐久镜中悬片华,望来城上出双河。
杉松半壁浮云满,砧杵千家落照多。纵使平台秋更好,故人犹恐未同过。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折桂令·九日
张可久 〔元代〕
江城子·迎得郎来入绣闱
和凝 〔五代〕
迎得郎来入绣闱,语相思,连理枝。鬓乱钗垂,梳堕印山眉。娅姹含情娇不语,纤玉手,抚郎衣。
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
韩偓 〔唐代〕
菩萨蛮·如今却忆江南乐
韦庄 〔唐代〕
清平乐·瓜洲渡口
李好古 〔宋代〕
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周端臣 〔宋代〕
点绛唇·饯春
王鹏运 〔清代〕
抛尽榆钱,依然难买春光驻。依春无语,肠断春归路。春去能来,人去能来否?长亭暮,乱山无数。只有鹃声苦。
一叶落·泪眼注
朱彝尊 〔清代〕
河传·春浅
纳兰性德 〔清代〕
祝英台近·晚春
辛弃疾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