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严助閒堂野水滨,每同兄弟日娱亲。到家几度瞻云迥,恋阙还应爱日频。
山色半帘铜鼓曙,潮声入坐顶湖春。史臣定写茆容传,笑拂端溪紫石匀。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晏子不死君难
左丘明 〔先秦〕
崔武子见棠姜而美之,遂取之。庄公通焉。崔子弑之。
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其人曰:“死乎?”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归乎?”曰:“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暱,谁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门启而入,枕尸股而哭。兴,三踊而出。人谓崔子:“必杀之。”崔子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
沉醉东风·有所感
周德清 〔元代〕
【南吕】四块玉_天台路采药
马致远 〔元代〕
失调名
潘佑 〔五代〕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唐寅 〔明代〕
满庭芳(荷花)
赵长卿 〔宋代〕
长亭怨慢·雁
朱彝尊 〔清代〕
鹧鸪天·博山寺作
辛弃疾 〔宋代〕
清平乐·春宵睡重
满江红·建康史帅致道席上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