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清代〕
最伤心处,是红亭、载酒上河桥。多少画栏杆外,杨柳正垂条。
五两南风欲度,趁申江、几曲暮归潮。奈离筵人散,赠鞭情重,双泪落征袍。
此地遨游堪恋,遍亭台、春意闹花梢。长载佳人油壁,深夜教吹箫。
况值歌成南浦,也为君、重拨紫檀槽。且和歌一阕,问当前谁最销魂。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中吕】朝天曲
张养浩 〔元代〕
【双调】水仙子_廉香林南园
乔吉 〔元代〕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晁补之 〔宋代〕
如梦令·一抹斜阳沙觜
刘基 〔明代〕
踏莎行·绝顶无云
王国维 〔近现代〕
虞美人·彩云易向秋空散
纳兰性德 〔清代〕
山鬼谣·问何年
辛弃疾 〔宋代〕
雨岩有石,状怪甚,取《离骚》《九歌》,名曰“山鬼”,因赋《摸鱼儿》,改今名。
问何年、此山来此?西风落日无语。看君似是羲皇上,直作太初名汝。溪上路,算只有、红尘不到今犹古。一杯谁举?举我醉呼君,崔嵬未起,山鸟覆杯去。须记取:昨夜龙湫风雨,门前石浪掀舞。四更山鬼吹灯啸,惊倒世间儿女。依约处,还问我:清游杖履公良苦。神交心许。待万里携君,鞭笞鸾凤,诵我《远游》赋。
临江仙(寿千八兄)
陈允平 〔宋代〕
念奴娇(冬日赏菊次前韵)
姚述尧 〔宋代〕
点绛唇(双柑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