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熙春〔明代〕
画荻虽然羡母欧,传经亦自有箕裘。采风旦暮推鸣凤,慎尔明珠莫暗投。
林熙春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伤仲永
王安石 〔宋代〕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双调】对玉环带清江引 四景题诗
汤舜民 〔元代〕
【商调】知秋令 秋夜
【仙吕】点绛唇 中秋月
朱庭玉 〔元代〕
婆罗门引·春尽夜
夏完淳 〔明代〕
水调歌头·游泳
毛泽东 〔近现代〕
鹊桥仙(送路勉道赴长乐)
赵彦端 〔宋代〕
长相思·云一涡
李煜 〔五代〕
念奴娇
刘镇 〔宋代〕
踏莎行(山居十首)
张抡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