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古木閒岩坐入禅,碧萝飞处一灯悬。萧萧天籁千峰月,梦落秋潭午夜泉。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送王含秀才序
韩愈 〔唐代〕
吾少时读《醉乡记》,私怪隐居者无所累于世,而犹有是言,岂诚旨于味耶?及读阮籍、陶潜诗,乃知彼虽偃蹇,不欲与世接,然犹未能平其心,或为事物是非相感发,于是有托而逃焉者也。若颜子操瓢与箪,曾参歌声若出金石,彼得圣人而师之,汲汲每若不可及,其于外也固不暇,尚何曲之托,而昏冥之逃耶?
吾又以为悲醉乡之徒不遇也。建中初,天子嗣位,有意贞观、开元之丕绩,在廷之臣争言事。当此时,醉乡之后世又以直废吾既悲醉乡之文辞,而又嘉良臣之烈,思识其子孙。今子之来见我也,无所挟,吾犹将张之;况文与行不失其世守,浑然端且厚。惜乎吾力不能振之,而其言不见信于世也。于其行,姑分之饮酒。
【商调】梧叶儿_春日感怀闲
张可久 〔元代〕
菩萨蛮·越梅半拆轻寒里
和凝 〔五代〕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朱敦儒 〔宋代〕
湘春夜月·近清明
黄孝迈 〔宋代〕
清平乐·朱颜渐老
白朴 〔元代〕
浣溪沙·消息谁传到拒霜
纳兰性德 〔清代〕
南乡子·自古帝王州
王安石 〔宋代〕
如梦令(水仙用雪堂韵)
姚述尧 〔宋代〕
八声甘州(寿胡存齐)
邓剡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