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迢递孤峰里,空门偶独行。野云随杖屦,古木带檐楹。
月出禅初定,僧闲鸟自鸣。兴阑归自晚,钟磬有馀声。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鹧鸪天·陌上柔条初破芽
辛弃疾 〔宋代〕
感皇恩 读《庄子》,闻朱晦庵即世
鹧鸪天·莫上扁舟向剡溪
【南吕】四块玉_恬退绿鬓衰
马致远 〔元代〕
菩萨蛮·绿云鬓上飞金雀
牛峤 〔唐代〕
浣溪沙·晚逐香车入凤城
张泌 〔唐代〕
大酺·春雨
周邦彦 〔宋代〕
鹤冲天·梅雨霁
南歌子·倭堕低梳髻
温庭筠 〔唐代〕
更漏子·玉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