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七闽山多如蜀川,千崖万岭疑登天。六华峰高雪作顶,五月夜半闻寒蝉。
芙蓉石室人稀过,莲宇香台尚经火。无字碑横任鹿眠,摩香石冷从猿卧。
忆作法园初布金,三千缁锡绕丛林。径行龙象诸天影,禅寂鲸鼍万籁音。
杉枝青青低拂地,木人也悟西来意。五百年光转眼休,重见真僧出凡世。
镡津法侣解楞伽,却下九峰登六华。枯木庵前挂如意,留香堂上搭袈裟。
朅来下界相逢处,幸接微言沐甘露。凿齿由来识道安,远公自是奇玄度。
法舟今去几时逢,尘世空瞻象骨峰。归见住山烦问讯,西江一派是禅宗。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江城子·癸酉春社
王炎 〔宋代〕
酒泉子·空碛无边
孙光宪 〔五代〕
千秋岁·淡烟平楚
刘基 〔明代〕
谒金门·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
厉鹗 〔清代〕
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
纳兰性德 〔清代〕
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
辛弃疾 〔宋代〕
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一斛珠(桃园赏雪)
王质 〔唐代〕
明月棹孤舟(木樨)
黄公绍 〔唐代〕
菩萨蛮(咏酒十首)
张抡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