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河中之水流迢迢,洛阳女儿名娇娆。娇娆十三称绝色,十四怀春未可挑。才梳堕髻即殊众,怕逐时人斗小腰。学成织锦机犹涩,解度新声瑟懒调。日出采桑城东路,路傍桃李花飘姚。左手提笼丝作系,右手攀花折其条。国卿下装不复顾,使君五马徒相邀。董家高楼一百尺,归来谁见倚逍遥。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臧僖伯谏观鱼
左丘明 〔先秦〕
春,公将如棠观鱼者。臧僖伯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乱政亟行,所以败也。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鸟兽之肉不登于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则君不射,古之制也。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皂隶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公曰:“吾将略地焉。”遂往,陈鱼而观之。僖伯称疾不从。
书曰:“公矢鱼与棠。”非礼也,且言远地也。
【中吕】红绣鞋_风情值暮景
曾瑞 〔元代〕
寨儿令·次韵怀古
张可久 〔元代〕
江城子·王温季自北都归过予三河坐中赋此
蔡圭 〔金朝〕
王温季自北都归,过余三河,坐中赋此。
鹊声迎客到庭除。问谁欤?故人车。千里归来,尘色半征裾。珍重主人留客意,奴白饭,马青刍。东城入眼杏千株。雪模糊,俯平湖。与子花间,随分倒金壶。归报东垣诗社友,曾念我,醉狂无。
玉楼春·春景
宋祁 〔宋代〕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毛泽东 〔近现代〕
思帝乡·春日游
韦庄 〔唐代〕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水调歌头·中秋
米芾 〔宋代〕
蝶恋花·独向沧浪亭外路
王国维 〔近现代〕
菩萨蛮·白日惊飚冬已半
纳兰性德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