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唐代〕
魏徵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魏徵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九江北岸遇风雨
白居易 〔唐代〕
【南吕】金字经_乐闲百年浑
张可久 〔元代〕
浣溪沙·霜落千林木叶丹
王国维 〔近现代〕
生查子·窗雨阻佳期
孙光宪 〔五代〕
喜迁莺·清明节
薛昭蕴 〔唐代〕
水调歌头·和庞佑父
张孝祥 〔宋代〕
浣溪沙·寄严荪友
纳兰性德 〔清代〕
山花子·小立红桥柳半垂
应天长·条风布暖
周邦彦 〔宋代〕
更漏子·柳丝长
晏几道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