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澹极秋光转觉浓。水亭添上一分红。枫人斜立夕阳中。
乌鹊啼残筝馆月,鲤鱼催起舵楼风。碧天无分采夫容。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晚春登大云寺南楼赠常禅师
白居易 〔唐代〕
【南吕】金字经_乐闲百年浑
张可久 〔元代〕
【越调】小桃红_别澉川杨安
醉太平·西湖寻梦
王蕴章 〔近现代〕
柳梢青·七夕
刘镇 〔宋代〕
踏莎行·芳草平沙
张翥 〔元代〕
阮郎归·杏花疏雨洒香堤
佟世南 〔清代〕
阮郎归·吴门寄家书
项鸿祚 〔清代〕
阖闾城下漏声残,别愁千万端。蜀笺书字报平安,烛花和泪弹。无一语,只加餐,病时须自宽。早梅庭院夜深寒,月中休倚阑。
乌夜啼·同瞻园登戒坛千佛阁
朱孝臧 〔清代〕
春云深宿虚坛,磬初残,步绕松阴双引出朱阑。吹不断,黄一线,是桑干,又是夕阳无语下苍山。
四园竹·浮云护月
周邦彦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