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唐代〕
李显
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原名李哲,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后,李显被立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年)即皇帝位,武后临朝称制。光宅元年(684年),被废为庐陵王先后迁于均州、房州等地。圣历二年(699年)召还洛阳复立为皇太子。神龙元年(705年)复位。唐中宗李显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公元710年去世,终年55岁,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葬于定陵。
三山望金陵寄殷淑
李白 〔唐代〕
三山怀谢朓,水澹望长安。芜没河阳县,秋江正北看。
卢龙霜气冷,鳷鹊月光寒。耿耿忆琼树,天涯寄一欢。
朝天子·秋夜吟
李致远 〔元代〕
人月圆·春晚次韵
张可久 〔元代〕
南乡子·归路近
李珣 〔五代〕
归路近,扣舷歌,采真珠处水风多。曲岸小桥山月过,烟深锁,豆蔻花垂千万朵。
浣溪沙·钿毂香车过柳堤
张泌 〔唐代〕
喜迁莺·霜天秋晓
蔡挺 〔宋代〕
水调歌头·夜醉西楼为楚英作
白朴 〔元代〕
浣溪沙·水涨鱼天拍柳桥
周邦彦 〔宋代〕
忆秦娥·咏桐
李清照 〔宋代〕
凤时春(见残梅)
王质 〔唐代〕